【大公報訊】記者李淇、莊恭誠報道:新華社前日公布了十九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其中建議完善國家主席任期和任職制度。多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都認為,有關修憲內容符合人民期望的安排,不但有助於進一步完善國家領導體制,更為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提供了有力的憲法保障。
全國政協委員、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認為,這次憲法修改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過修憲把十九大確定的重大方針和政策寫進國家根本法,為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提供了有力的憲法保障。對於刪除國家主席任期的限制,黃志祥表示,這符合中國國情,亦對國家長期穩定發展很有必要。他說,一個國家,經濟要繁榮,首先是社會要穩定,要有一個非常強有力的穩固領導核心;直言世界上很多國家,有能力的領袖也都是長期在位的,如俄羅斯總統普京、德國總理默克爾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
需堅強穩定的領導核心
黃志祥強調,中國近年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人民深入改革、反腐敗,帶領中國愈來愈強大,在世界上地位也愈來愈高。中國改革走到今天,更需要一個堅強穩定的領導核心,才能帶領中國面對問題和挑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世界的潮流是希望讓有能力的領導人續任,我完全贊成並擁護這次憲法修改。」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副主任林建岳認同修憲是配合國家所需,強調中國富強會對香港經濟有很大幫助,只要建議是配合國家所需,對香港有很大幫助的政策,經民聯定會全力支持。他又贊同修改國家主席任期,指現時很多國家政策需有延續性及長時間實施,反觀全球不少地區於政策上很不穩定,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不少政策均被今屆美國政府推翻。林建岳強調,修憲並不代表中央領導是「終身制」,因為每屆國家主席都要經全國人大選舉產生。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馬逢國認為,今次修憲是符合人民期望的安排,若一個做得好的領導班子能穩定執政、執政時間配合發展需要,對社會進步有利,特別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刻,中央近年亦提出了「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發展倡議,與內地、香港社會都緊密相關,港人應以積極心態面對國家憲制的新安排。馬逢國相信,今次修憲並不意味國家主席終身執政,畢竟國家主席的產生,仍有賴全國人大選舉的機制,國家政治制度中亦存在多黨合作與協商的元素,而且作為執政黨的中共內部,對領導人的選拔同樣有一套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