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關島求學 輾轉創業 賺首桶金

時間:2018-02-27 03:15:26來源:大公網

  「一帶一路」倡議講求「民心相通」,新一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亨利當年在關島求學期間,就已經透過電影發行向太平洋各島傳播中國文化,還賺下人生的「第一桶金」。回憶這段經歷,陳亨利笑稱,有些小島的電影老闆,在當地獨立後成為總統,因此他有不少總統朋友,「雖然時代不同了,但當年的友誼還在。」

  陳亨利父親陳守仁於1965年創辦聯泰船務貿易公司,上世紀70年代初將業務拓展至關島與塞班島。   高中畢業後,陳亨利就在父親的建議下去關島讀大學,雖然公司業務因為越戰爆發大受影響,但他很快找到事業的起步點:將香港功夫電影引入關島,「那時李小龍電影很興(流行),我就帶着海報去問當地電影公司可不可以放。他話可以,做得好,分三成給我,不好就兩成半。之後放了套王羽的《威震四方》,票房兩萬美元,就給了7000美金我,香港的電影老闆又話給一半我,一個星期就賺了可觀收入,即使在今天,都已經很多錢。」

  電影結緣 多國總統成好友

  初嘗創業滋味後,陳亨利決定把電影發行生意擴展至太平洋其他小島,「關島大學有很多其他地方的學生,我問同學有無戲院,有就去放,那時太平洋有機場的地方我都去過。」   通過電影發行,陳亨利在當地建立起廣闊的人際網絡,他笑稱,「一個小島相當於內地一個村,只有幾千人,有些電影公司老闆在當地都是『阿頭』,獨立的時候就做了總統,所以我都有很多總統朋友。」

  陳亨利又說,國家的強大是海外華僑最能感受到的,例如以前東南亞是排華的,在馬來西亞,華僑為了保存中國的文化,讓自己的小孩有中文讀,就成立獨立的小學和中學,但政府不但不給錢,還要進行打壓,但現在情況不同了,不但海外華人讀中文,連外國人都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