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亨利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期望將香港的慈善管理模式發揚光大,傳播中國人的愛心
「無論『一帶一路』還是大灣區,香港都要有不同的定位,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出去,我也希望貢獻一分力。」在紡織界、船運業務、社會慈善等方面深耕逾四十年、新一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亨利,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期望利用自己在東南亞做廠的經驗和人脈,以及過往擔任保良局主席時積累的工作經驗,貢獻國家和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推動「民心相通」,將香港的慈善管理模式發揚光大,傳播中國人的愛心。/大公報記者 朱晉科(文) 蔡文豪(圖)
從起初只有30台衣車,發展到今天業務版圖遍及全球,聯泰集團已成為環球多元化企業。
身為家族第二代中的長子,陳亨利從父親陳守仁手上接手掌舵聯泰,走進他在觀塘的辦公室,便見牆上掛着一個牌匾,寫着「誠信勤奮」四個大字,陳亨利笑言,這是其家族座右銘。
受父啟蒙 辦學助人
除了家族事業,陳亨利對慈善的熱誠亦深受父親影響,在服務保良局期間,便籌辦全港首家直資小學─「保良局陳守仁小學」,「當時真是無人夠膽搞,我是一手一腳去推動,現在小學做得很好,大家對直資小學和中學都有了不同的看法,實際上亦為香港作出了一個不同的教育模式。」
陳亨利指出,國家提倡「一帶一路」政策,除了經濟交往外,「民心相通」非常重要,以前中國人在當地做了很多好事都無人知。他期望利用自己在海外,尤其在東南亞的人脈,幫香港的慈善組織「搭橋」,將香港人的愛心帶到一些落後的地方。他舉例說,「在菲律賓有間收留街童的孤兒院,因為我弟弟很喜歡足球,他有份支持的車路士足球學校,會為該院安排一些足球課程,教小朋友踢足球。」
談到香港如何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陳亨利認為,特區政府必須牽頭,給予不同的行業更多的支援,正如新加坡早在20多年前就在蘇州設有工業園,新加坡企業在當地碰到任何問題都有工業園的協助。
倡兩地合作海外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