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朱樂怡報道:除了老人院,有自理能力的長者亦可選擇入住長者宿舍。行政會議成員、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表示,曾與房屋委員會初步研究,認為設立更多長者宿舍的方法可行,幾個長者同住一屋,減輕輪候院舍壓力。全港唯一一間營運長者宿舍的伸手助人協會表示,長者宿舍需求大,現時輪候人數超過500人,平均要等一年多。
伸手助人協會在九龍竹園北村、將軍澳寶林邨和港島小西灣邨公屋的最低兩層設長者宿舍,三至四名長者共住一屋,有獨立廚廁,自己買餸煮飯,每人要付月租1810元。協會總幹事陸寶珠向《大公報》記者表示,三個宿舍各設六至八名職員,有清潔員工、社工負責疏導情緒困擾和活動工作員安排長者玩樂。
該協會現時提供共355個宿位,每年需補貼約200萬元,即每名長者每月只需補貼不用500元。入住人士現時平均年齡78歲,當中兩成更超過90歲,甚至100歲都有。
陸寶珠指出,入住長者通常因為仔女結婚生仔令家庭居住環境擠迫、家庭關係惡劣遭家暴,或本身沒有居所而入住;通常成功上公屋或因身體轉差而未能自理,需轉入護老院,便會離開宿舍,最少約住一至兩年,亦有人住過20多年。
她續稱,因需求大,機構一直有意擴大服務,但因現時沒有相關政府部門負責而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