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陳卓康報道:社交網站買賣物品在年輕人之間甚普遍,海關於去年12月底推出「大數據系統」,24小時自動進行跨平台數據分析,追蹤網上侵權活動。
系統試行一個月至今,已偵破三宗案,其中兩宗鎖定不同平台開設帳號的冒牌貨賣家,另一宗更成功追蹤以「BT」平台發布侵權電視劇「種子」檔案的源頭,在一個住宅單位拘捕兩人及檢獲電腦器材。
助理海關關長(情報及調查)黎流栢昨日介紹稱,大數據系統耗資140萬元開發,可同時監測討論區、網頁及社交媒體等,自動分析不同時期的網上熱賣商品、潮流用語、高風險賣家等,掌握最新侵權活動趨勢,追查重複犯案人士及有組織集團,系統每日可處理二萬條網絡信息,並預留擴展空間,覆蓋將來新冒起的社交平台。
海關表示,相當關注不法商戶在社交網站銷售貨不對辦物品的情況,去年成功檢控九宗個案。而去年有65名學生涉及網上侵權活動被捕,較前年減少23%。
另外,海關去年接獲6922宗有關商品說明條例的投訴,4373宗屬貨品投訴,2549宗是服務投訴,貨品中以飲食類最多,佔24%,服務類別投訴最多是旅遊,佔18%,海關於年內開立108宗執法個案,成功檢控68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