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嚴謹治學 淡然處世

時間:2018-02-07 03:15:11來源:大公網

  圖:王志民主任慰問饒公女兒饒清綺(左一)、饒清芬(左二)\中聯辦網站圖片

  國學大師饒宗頤,走過整整一個世紀,人謂「業精六學,才輩九能,已臻化境」,錢鍾書讚他「曠世奇才」,季羨林稱他「我心中的大師」,金庸評價「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學術界尊稱他「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

  「命裏注定要去做學問」

  饒公形容自己「命裏注定我要去做學問」,又常對人言,做學問要耐得住寂寞,要「守株待兔」,切忌急功近利,「積極追兔子的人未必能夠找到兔子,而我就靠在樹底下,當有兔子過來的時候,我就猛然撲上去,我這一輩子,也不過就抓住幾隻兔子而已。」

  他不願意以「大師」自稱,認為自己不過是在做喜歡的事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了研究一個問題,我可以到發源地去考察。」1962年,饒公不顧環境艱苦,第一次到莫高窟考察,「親自驗證了我所知道的東西,又受到啟發,產生了新的問題。」饒公說,研究問題,要追根溯源,知其「源」才能尋其「流」。所以,他40歲學習梵文,60歲研究楔形文字,只為讀懂最原始、最直接的經典。

  「做學問很辛苦,我折騰自己就夠了,何苦折磨其他人。」百歲饒公,不帶徒弟。

  晚年饒公,提倡「詩意的棲居」,引用詩句「一壺天地小於瓜」,形容自己坐在葫蘆裏,清靜達觀,身心愉悅,任意翱翔。他認為,一個人在世上,要正確安頓好自己。

  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饒公嚴謹治學,先立德,後立功,再立言,兢兢業業,一步一個腳印;生活中,保持一種自在的態度,少困於物慾,順其自然,淡然而超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