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師生家長「三贏」\劉家莉

時間:2018-02-06 03:15:18來源:大公網

  農曆新年、復活節等長假對學生來說是想休息、玩樂,抑或做家課?答案大家都知。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就向傳媒表示,建議學校在農曆新年期間減少功課,讓學生能過一個舒服、開心的新年假期,認識節日傳統,到親友家拜年等對個人成長都重要。

  事實上,近年學生的功課量越來越多,承受的學業壓力沉重。小學方面,教育局多年前推行全日制,政策原意之一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盡量在校完成家課,但事實明顯出現落差,現在全日制小學生,每天放學回家已經下午四時許,回家後第一件事便是做家課,還要做到無停手才能趕得及食晚飯,餘下來的空檔,還要準備溫習,根本沒有玩樂、親子時間可言。

  在台灣,台北市已廢除小學的寒假作業,新加坡亦定了逢周三為無家課日。近年不少本港家長亦希望,小學教育可以回歸愉快學習的宗旨,可以在學校完成功課,將功課輔導編入下午課節,不必帶家課回家中。

  家課太多更會影響親子關係,容易摩擦。家長是否應調整心態、學校是否需要變革,讓孩子放學後真正放鬆,多些「童趣」時間,多點親子活動,共享天倫,或者會達「三贏」。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