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朱晉科報道:香港地方志基金會副主席馬逢國(圖)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指出,編修地方志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但香港由民間修志,工程龐大,一直欠缺特區政府的實質支持,「口惠而實不至」,編修過程困難重重。記者就修志事宜向政務司和民政事務局查詢,但截稿前未有回覆。
過往官員「口惠實不至」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說,十多年來他一直游說特區政府支持香港民間的修志工程,「特首都換了幾個,要找的人都找了,討論了很多次」,但政府對此的態度一直不積極,「有些官員無講不支持(修志),但『口惠而實不至』,表面上說好,但之後就無行動。」他又透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做政務司司長時,曾就此見過對方兩次,修志工作亦得到一些間接的支持,例如馬會的捐助,但來自政府直接的支持就沒有。
馬逢國指出,地方志是留給後世的重要歷史文件,可以讓我們的年輕人全面了解香港。按中國傳統,編修地方志是官方行為,理應得到政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