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法制博弈將長期存在

時間:2017-12-30 03:15:07來源:大公網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高鐵「一地兩檢」合作安排的決定後,香港大律師公會發表聲明,批評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是回歸後的最大倒退,嚴重衝擊「一國兩制」的實施及法治精神。大律師公會前主席石永泰頻頻發話,聲稱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沒有法律基礎,恍如建基於空氣之上。

  反對派對「一地兩檢」炮聲隆隆,不排除出於政治考量,將人大常委會決定妖魔化。事實上,全國人大作為最高權力機關,擁有立法及釋法權力,這權力毋庸置疑。

  其次,在法律制度上,內地實施成文法(或稱大陸法),香港實施普通法(或稱海洋法),兩者體系不同。在「一國兩制」下,在兩種不同法律體系找出一個有法律依據的接合點,這次人大常委會以成文法觀點拿出「一地兩檢」法律依據,完全合憲合法。絕不能像石永泰般,只以普通法的角度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

  石永泰批評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是「人治」,更是奇怪。回歸前,香港法律解釋權在英國樞密院,難道樞密院法官不是人嗎?他們按法律原則作出的決定是人治嗎?但作為中國最高權力機關按法律作出的決定,竟被指責成「人治」,這又是什麼邏輯?

  石揚言,如要在香港實施香港以外的法律,就需說明是引用基本法哪一條條文。請問西部通道是否香港「境外」地方?目前西部通道是否實施香港法律?基本法哪一條規定可以在境外執行香港法律?石先生似乎忘記了西部通道「一地兩檢」的立法經過及法律依據吧。

  有人此刻高調反「一地兩檢」,正值公會改選新一屆管理層,兩者有無關聯,不得而知。但這樣的爭論的確關乎法制戰場的博弈,體現了政治與法律之間的微妙關係。如此法戰,將是未來政爭的常態,必須有所準備。   蔡樹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