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2月14日(記者 李永青)廣發證券公布2018年A股策略展望,建議關注受益「工業技術改造」 的專用設備、電子、電氣設備,以及受益經濟尾部風險下降的金融與地產;擴張優質供給,建議關注產能率先擴張的中游製造(機械、建材、化工)、「美好生活」需求下的消費升級(零售、醫療、傳媒),以及科技創新驅動的存量替代(半導體)。
主題投資方面將迎接「新時代」的「質量革命」,一方面是一級市場凸顯「真實的創新」價值(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醫療、先進製造),另一方面是二級市場迎接「質量革命」,建議關注商業邏輯強化的5G、OLED、新能源/新能車。2017年A股市場演繹「盈利牽牛,以龍為首」的結構性牛市。展望2018年,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策略團隊發表題為「擊水『中』流,以『質』為楫」的2018年A股年度策略研究報告。
廣發證券策略團隊認為,2018年A股受到流動性中性的影響,依然呈現結構性機會。預計中盤股利率和風險溢價都將略有緩和;市值因子與增長因子兼備的中盤股將取得最顯著超額收益,龍頭盛宴延續,「以龍為首」擴散至更多細分行業的龍頭股;市場從「確定性/流動性溢價」向「增長溢價」切換。
由於流動性決定A股結構性行情,2018年無論是外匯佔款或信貸投放都相對平穩,而居民部門較高的實際利率(理財收益率-CPI)和股票市場較差的賺錢效應都難以驅動居民儲蓄大規模轉向A股 。脫虛入實使得實體經濟對流動性的吸納加大,房地產對流動性的爭奪趨弱。在新增流動性有限利率偏高的環境下,居民更多配置低風險偏好的貨幣類產品等而非權益市場。
廣發證券策略團隊預計,2018年A股/A股非金融分別錄得8%/15%的盈利增速,盈利在高基數和庫存週期的作用下呈現前低後高的態勢。ROE在銷售淨利率與總資產周轉率乏力後溫和回落。通脹中樞2.5%,前高後低。金融去槓桿進程主導利率高位震盪,監管細則陸續落地後利率將小幅下行,時間點可能在二季度。嚴監管釋放更市場化的溫和信號,A股的風險偏好將會小幅改善。
此外,2014年以來,貼現率是影響A股風格的核心因素,2017年A股投資者青睞市值因子而有所忽略增長因子;市值700億以上大盤股17Q3累計業績增長11.6%,估值12.7x;而市值200-700億中盤股業績增長44.3%,估值26.5x,兩者形成強烈反差。因此,廣發證券策略團隊預計,2018年中盤股(200-700億人民幣市值)的貼現率緩和,「以龍為首」將擴散至更多細分行業的龍頭股。
十九大提出供給側改革的主攻方向將從「量的收縮」進入到「質的提升」,「供給側改革」進入「2.0時代」。廣發證券策略團隊認為,2018年行業配置將圍繞「供給質量提升」展開,存量供給優化,建議關注受益「工業技術改造」 的專用設備、電子、電氣設備,以及受益經濟尾部風險下降的金融與地產;擴張優質供給,建議關注產能率先擴張的中游製造(機械、建材、化工)、「美好生活」需求下的消費升級(零售、醫療、傳媒),以及科技創新驅動的存量替代(半導體)。主題投資方面將迎接「新時代」的「質量革命」,在目前中國科技的增量創新的背景下,一方面是一級市場凸顯「真實的創新」價值(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醫療、先進製造),另一方面是二級市場迎接「質量革命」,建議關注商業邏輯強化的5G、OLED、新能源/新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