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反對派提出17項動議,無所不用其極「拉布」,令立法會陷入癱瘓
立法會大會最快可於12月6日討論修改議事規則,反對派卻提出17項動議,當中12項聲稱根據基本法第73條第5項以及第73條第10項,傳召政府官員到立法會就不同議題作證以及提供文件,其餘五項都是譴責議員的動議,包括譴責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而17項已經獲批。建制派批評反對派無所不用其極,令立法會陷入癱瘓。立法會秘書處指,梁君彥將會根據議事規則及一貫的做法,排列各事項的處理次序。
大公報記者 馮瀚林
據立法會文件顯示,八名反對派議員提出12項議案,聲稱根據基本法第73條第5項及第73條第10項,就廣深港高速鐵路通關模式、水炮車、香港故宮博物館、機場第三跑道等議題,要求政府官員到立法會作證以及提供證據。提出動議的議員包括公民黨譚文豪、陳淑莊、民主黨塗謹申、胡志偉、鄺俊宇、許智峯、工黨張超雄等。
建制派見招拆招
此外,民主黨尹兆堅、胡志偉、民主派會議召集人莫乃光等,聲稱根據議事規則第49B(1A)條,一共提出五項動議譴責五位議員,包括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內務委員會主席李慧琼、財委會主席陳健波、民建聯柯創盛,以及何君堯,聲稱五人行為不檢以及違反基本法第104條所規定的誓言。17項動議已經獲批,但未知是否排在修改議事規則的動議之前。
行政會議成員、工聯會副會長黃國健認為,立法會今年以來已經無法運作,批評反對派為了持續讓立法會「空轉」,在這一年瘋狂「拉布」,不惜用盡所有招式玩弄議事規則。他又指出,反對派今次提出17項動議分明是「拉布」的行為,雖然主席及代主席批准相關動議,但是否優先討論反對派動議,仍然是未知之數,強調主席有權決定議案的先後次序。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批評,這些都是反對派的慣用伎倆,而反對派濫用議事規則的程度令人髮指,立法會陷入癱瘓狀態,這樣更加肯定建制派修改議事規則是正確的。他又說,主席有權安排議案的先後次序,所以不擔心反對派突襲,而建制派現時亦會見招拆招。
議員斥令市民反感
立法會議員謝偉俊直斥,反對派無所不用其極濫用議會程序,做法令市民反感。
此外,內務委員會主席李慧琼昨日表示,早前與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會面,張表示立法會議員就修改議事規則有嚴重爭議,個別反對派會以「拉布」阻止,政府會審時度勢向立法會提交法案。
另外,財委會今日原本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修改會議程序,但因為要處理昨日未完成的議程項目,特別會議需要改期至另一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