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財爺:研「同股不同權」安排

時間:2017-11-25 03:15:12來源:大公網

  圖:「2017央視財經論壇.香港」由《大公報》、大公網及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共同主辦

  由《大公報》、大公網及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共同主辦的「2017央視財經論壇.香港」,昨日盛大舉行。今次論壇以「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金融力量」為主題,吸引逾200名專業、金融界專家出席,共同探討如何實踐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十九大中提出,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論壇上表示,創新科技帶動及全球經濟新格局下,不少新經濟企業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對此香港亦不能落後,監管機構正研究相關安排,令香港上市平台與時並進。他又展望未來香港與內地可在「滬港通」、「深港通」及「債券通」的基礎上,進一步互聯互通,讓本港作為內地市場和投資者與國際接軌的橋頭堡。/大公報記者 李 淇 賴嘉雯(文)

    蔡文豪(圖)

  連續第八年在港舉辦的「央視財經論壇」昨日於香港嘉里酒店舉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央視財經頻道總監齊竹泉,以及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先後就主題致辭。原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李彤、永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吳華新、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亦於論壇上分享各自見解,並對今年國內外金融大事進行盤點。

  完善金融體制配合實體經濟

  首次出席今次論壇的陳茂波致辭時,談到香港應如何於「實體經濟」中發揮金融力量。他指出,金融服務是資金融通和流動的基礎,是新時代經濟不可或缺的部分,又引述有學者指,若金融市場快速膨脹,或現「脫實向虛」的泡沫危機,反阻礙市場,故認為確保金融體制完善,令金融市場配合實體經濟,對保持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陳茂波強調,金融服務是香港支柱產業,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提升業界的監管水平、防範系統性風險及維護市場公信力和投資者信心,同時也非常重視市場的創新和發展。政府未來會繼續提高這行業對經濟的推動力,今年八月政府成立的「金融領導委員會」,目標就是要就此提出策略性及前瞻性的建議。

  對於近年創新科技帶動的全球經濟新格局,陳茂波提到,現時不少顛覆傳統模式的新經濟企業,例如科技、醫療和生物科技公司,都會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讓企業管理層籌集資金同時,也繼續主導公司長遠的策略發展;他指香港亦不能落後,現正密鑼緊鼓研究相關安排,讓香港上市平台與時並進,但強調必須確保投資者得到合適的保障。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陳茂波認為,20年來香港憑藉「一國」和「兩制」的獨特優勢,以及和內地密不可分的連繫,在經濟、社會和民生方面都得以穩步發展,香港不單成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首選之地,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田」。

  香港是內地接軌國際橋頭堡

  展望未來,他預計國家會繼續成為環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來源,冀香港與內地可在「滬港通」、「深港通」及「債券通」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互聯互通,讓本港成為內地市場和投資者與國際接軌的橋頭堡,協助國家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深化金融改革,為國家邁向高質量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作出重要的貢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