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居於劏房的雲叔每日花二十元煮三餐,法國鱷魚牌眼鏡是他最貴的家當
店舖「掠盡」醫療券,手法層出不窮。綜援長者雲叔儲了兩年醫療券券值合共4000元,他於上月隨意地光顧一間位於東涌逸東商場,店門張貼大大張「醫療券」的眼鏡店。雲叔憶述當店員驗完眼,叫他遞上身份證後,店員於電腦按掣幾下,未幾向他說配了兩副眼鏡,一副老花鏡、一副近視鏡,他有4000元醫療券,扣了3704元。
「我最貴家當係副眼鏡」
但當雲叔取得眼鏡後,才得知近視鏡的鏡框是法國名牌子Lacoste。「我都七十五歲人,要名牌子做咩,店員都無畀我選鏡框,我而家全屋最貴家當係呢副鱷魚牌眼鏡。」雲叔戴的120元手表、40元的長袖衫,褲也僅50元,全是鴨寮街貨,劏房內的家電是慈善機構送贈,臉上的一副Lacoste眼鏡顯得格外「突出」。記者陪同雲叔往眼鏡店質詢,店員翻開當日的單據,稱眼鏡框最貴,原價1980元,已給他八折優惠,又稱當日幫雲叔配眼鏡的職員剛休假,無法回應為何未經當事人同意,替他選配鏡框鏡片,醫療券近乎扣盡。
衛生署回覆指2014年至2016年分別有11宗、24宗及42宗有關長者醫療券計劃的投訴個案,當中包括計劃的適用範圍、運作程序、行政及支援服務、懷疑詐騙、不當申報醫療券及參與計劃的服務提供者的服務收費問題等。就每宗投訴,衛生署醫療券組均會作進一步了解,如有需要亦會就事件作出跟進調查,如懷疑有關服務提供者涉及詐騙或專業行為失當,衛生署會轉介警方或相關專業管理委員會跟進,並可能取消有關服務提供者參與計劃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