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朱凱廸選舉捐款益「獨友」

時間:2017-11-16 03:15:08來源:大公網

  圖:朱凱迪當了立法會議員,出入跟隨者眾,人力資源比以前更充足

  朱凱迪為了「拉布」,不惜破壞新聞自由,引用從未用過的《議事規則》88(1)條,驅逐新聞界及公眾人士離場。原來他的「捐窿捐罅」伎倆,早已暗用於立法會選舉捐款。朱將去年立法會選舉獲得無名氏的一千元以上捐款合共14萬2千多元,轉贈四個慈善團體,當中受惠的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有限公司,背後獲親陳水扁台灣綠營基金會泵水。「文化及媒體」創辦人林藹雲與朱凱迪亦師亦友,由反世貿、皇后碼頭、菜園村到反高鐵,二人既是社運戰友亦是「香港獨立媒體」的網絡聯盟。「反中央」、撐「佔中」的林藹雲2005年至今同時兼任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東北亞地區編輯,Global Voices的創辦人Ethan Zuckerman兼資助機構,是來自要影響中國政策的索羅斯開放社會基金會。/大公報記者 施文達(文)調查組(圖)

  獲朱凱迪轉贈選舉捐款的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有限公司,創辦人林藹雲於2004年與丈夫、嶺南大學文化研究助教葉蔭聰創辦網媒「香港獨立媒體」。2005年朱凱迪結束四年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的半採訪半遊歷生涯回港,投身「獨媒」任民間記者,開始與林藹雲由社運到網媒的形影不離、亦師亦友的關係。朱凱迪2005年一篇上載「獨媒」的帖文,曾憶述他與林藹雲在報道反世貿的民間記者行為令人側目:「我們也喊口號,也跳水、三步一叩首、到烏溪沙與韓農喝個爛醉、聯署聲明感謝示威者。」

  深受林藹雲薰陶

  當時主流媒體重點報道韓國示威者衝擊警方防線,「獨媒」則逆流,以社運參與者的第一身報道,美化韓農示威,醜化警方於世界貿易會議的保安部署。朱凱迪當年撰寫《警方拖延拘捕行動懲罰示威者》,以及葉蔭聰曾稱韓農因受警所阻才離開示威區轉往會展,卻沒補充韓農曾衝擊警察防線,爭鐵馬、搶盾牌的實情,被學者及傳媒抨擊違反新聞報道的中立客觀原則。惟朱凱迪一直受林藹雲薰陶,他的《世貿報道再思考畫面裏外兩版本》曾寫「阿藹(林藹雲)總是能夠將我的迷糊感受用冷峻的詞彙包圍起來。」又引述林的言詞鼓勵「我覺得你的主觀性反而填補了主流媒體報道中一些理解上的漏洞,你對事件的整全經驗和介入,令你有更深刻的解讀。」

  攻擊特區政府及中央

  2006年朱凱迪發起中大崇基保樹行動,「獨媒」與中大學生報出版《保樹立人》特刊,朱與林於「獨媒」撰寫《保樹立人行動記》等多篇報道。2006年底至2007年保衛天星碼頭到皇后碼頭,朱凱迪與「獨媒」記者由帶頭抗爭,入稟申請司法覆核到聯同參與保衛的「本土行動」成員出版特刊;其後朱凱迪司法覆核敗訴,需支付律政司27萬訟費,時任「獨媒」編務顧問的林藹雲於「獨媒」發起眾籌,設立網站及facebook專頁,詳列朱凱迪個人帳戶資料。

  2008年至2011年的菜園村遷拆風波、反高鐵,時任「獨媒」編輯的朱凱迪成立「土地正義聯盟」,又是「菜園村關注組」成員,他與林藹雲既參與前線抗爭,又利用「獨媒」平台與社運互動,定期發表《高鐵戰訊》,網上發起「反高鐵、停撥款」行動,林的丈夫葉蔭聰不時撰文,和應着抨擊特區政府及中央。

  獲美台泵水資助

  2016年,朱凱迪憑藉立法會直選,由街頭抗爭晉身立法會議員,「獨媒」繼續當朱的網上發聲平台,朱亦不忘關顧昔日戰友,朱凱迪轉贈選舉的無名氏捐款予林藹雲創辦的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有限公司。查閱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有限公司網站,「文化及媒體」2015至2016年與林藹雲創立的「獨立媒體(香港)」獲得「浩然基金會」資助辦民間記者與媒體交流活動。「文化及媒體」網頁的項目夥伴團體一欄載有綠營基金「浩然基金會」的徽章。浩然基金會網站亦列出2015-16年入選「浩然資助計劃」的香港團體有「獨媒」的「一起舉傘:公民記者培訓及合作計劃」,計劃指與馬來西亞的新興網絡媒體合作,期擴大連結亞洲華人的運動脈絡。據「浩然資助」資料,入選資助計劃的補助金額上限為港幣七十萬元之等值美元。

  「獨媒」「文化及媒體」有綠營基金會為夥伴外,林藹雲2006年兼任Global Voices東北亞地區編輯,撰寫內地和香港的政治新聞,包括「港獨」被壓制、內地人權問題等報道。Global Voices背後充斥美左翼政治關係。Global Voices由哈佛大學的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贊助成立,創辦人Ethan Zuckerman是Berkman Center的高級研究員,Ethan亦是索羅斯創立的開放社會基金會的全球委員會委員。Global Voices主要資助機構之一有索羅斯的「開放」,「開放」的內部會議文件於今年四月被《大公報》揭出圖謀研究「如何影響中國外交政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