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香港人口老化,安老設施及配套需求大增\資料圖片
香港人口老化,安老設施及配套需求大增。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透露,當局正探討安老院舍向高空發展的可行性,以善用高空增加社福設施,但由於涉及跨部門及規例修訂,需時研究和取得共識。羅致光重申,政府已從多方面着手,規劃安老事務,但院社人力資源不足是一大挑戰,未來難免要靠輸入外勞解決。\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羅致光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香港安老事務規劃已經停了20年,對上一次檢討是1996年,若現時無做好長遠規劃,改善家居照顧及長者健康,30年後本港每年需興建40多間安老院舍才能應付需求;過去15年來,本港每年僅新增兩間安老院舍,與實際所需的六至七間有很大出入。現屆政府必定要及早做好規劃,多方面着手解決土地、人手等問題。
放寬24米高限 建更多設施
羅致光稱,社署自2011年起着手覓地興建院舍,但難以在短期內有成果,未來安老院舍可探討高空發展的可行性。他解釋指,基於安全和消防需要,現時安老院舍的高度不得超過24米。
羅續指出,若放寬此限,便能利用高空興建更多設施,該局正研究如何解決設計、安全、消防等問題。由於建議涉及條例修訂及跨部門問題,需時探討,暫時未有具體時間表。
他又說,期望安老院舍的設計和工作流程更人性化,改善人與人的關係。社會福利署會與社福界商討,或會更改受助單位的規格。
人手短缺 或輸入外勞解決
此外,政府正千方百計解決人手短缺問題,研究為資助安老院舍輸入外勞。羅致光稱,明白工會對安老服務輸入外勞的憂慮,但相信工會和議員不會「見死不救」,「現在是八人做十人的工作,我想工會都會為工友着想,希望他們的工作環境會好一點,如果能聘請工人都是幫到工友。他們關心的只是工資會否受壓,如果我們政府可以做得到,會盡量做好這部分」。他又指出,施政報告提出明年起增加資助服務院舍員工薪金每月約2000元,希望可挽留人手。
羅致光又提到鄰舍輔導會裁員事件,表示社署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都有提供協助,聯絡其他機構查詢是否能夠聘用被裁員工,但他仍希望鄰舍輔導會重新起用這些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