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學者:品德教育急待加強

時間:2017-11-04 03:15:18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香港理工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本港受訪中學生自我中心情況嚴重,包括認為自己感受最重要,而時下青少年就算令他人不高興,仍會忠於自己感受,負責研究的學者石丹理認為品德教育急待加強。對此建議,香港副校長會會務顧問黃晶榕表示認同,同時呼籲成年人和傳媒給予青少年正面示範。

  石丹理聯同和富社會企業訪問來自二十間中學的二千多名中學生,發現三成受訪者認為賺錢至上,認為有錢就等於擁有一切,一個人的成功在於是否富有。同時,近兩成受訪者表示自己的感受比他人重要。逾兩成認為自己不論什麼事,都能找到理由為自己辯護。逾半更認同自己感受最重要,近半認為,一般青少年就算令他人不高興,仍忠於個人感受。

  石丹理認為本港青少年的道德品格發展存在隱憂。他指出,社會過分鼓吹消費及彰顯個性,可能會令青少年變得物質主義,以自我為中心。高中生比初中生物質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傾向較強,對社會信任度和生活滿意度則較低。

  對於理大研究結果,黃晶榕認為並不奇怪。「因為整個社會的氛圍,包括不少成年人都未能給青少年作出正面的示範,他們有這種表現是可以預見的。」他表示,要加強對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成年人必須先反思自己的行為,並以身作則,傳媒也要傳播正面信息。「這樣,香港的青少年才有可能成長起來!」

  資深中學教師祁志偉認為,青少年自我中心是正常,他們成長時要兼顧成績、家人關係、自我形象。而且年輕人的父母尚屬年輕,不用擔心,集中精神發展自我,也是合理。只要不是冷血冷漠便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