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羅智光:公僕認識國情助做好工作

時間:2017-10-22 03:15:12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施政報告提出公務員編制下年度增長不少於3%,增長是回歸以來最高,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昨表示,將設立的公務員學院,可令公務員增加對國家、國情和基本法認識,以應付實際工作需要。施政報告亦包含不少民生措施,特首林鄭月娥昨日表示,其信念是為市民排憂解困,不少理念更源於她擔任社會福利署署長經歷。

  羅智光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過往每個財政年度,公務員編制會增加約1%至1.5%,今次不少於3%的增幅是回歸以來最高,局方正審視人手,如部門可否簡政放權、善用科技等減省人手,具體增幅要待財政預算案後交代。

  施政報告提出設立公務員學院,羅智光再次指出,不相信公務員會因為參與更多國情班而被「洗腦」。他又分享自己在內地參加國情班的經驗,內地官員講學時,會分享措施的正面和負面影響,以及吸取的教訓。他指出,公務員很多工作涉及國家發展,國情班有助他們清晰掌握。由於需覓地興建學院,目前難掌握落成時間。

  另外,林鄭月娥昨日在電台節目《香港家書》表示,就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得到社會廣泛認同,她和問責團隊都感到非常欣慰,希望透過施政報告,為市民排憂解困。

  林鄭冀為市民排憂解困

  林鄭稱,施政報告內一些「以人為本、無微不至」的措施,背後理念不少和她擔任社會福利署署長的三年經歷有關,例如特殊需要兒童,當年她育有兩個分別六歲和九歲的兒子,兒子偶有不適,她都很擔心,故此殘疾孩子父母的擔憂和勞累最觸動她的心。她在出任政務司司長期間,推出「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施政報告進一步承諾把學前康復服務的輪候時間減至「零」,另提議政府牽頭成立特殊需要信託,讓殘疾人士的父母年老離世後,財產也可用於繼續照顧子女的長遠生活需要。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