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房地產協會監事長何錦榮(右)建議政府與持有農地的發展商合作,以加速土地供應/受訪者提供
【大公報訊】記者趙凱瑩報道:施政報告提出興建港人首置上車盤,香港房地產協會監事長何錦榮建議政府,成立類似城規會的機構,統一審批土地更改用途程序,加快土地供應。該會又建議,發展商免費供應農地時,政府讓發展商以低於市價,為同區同面積的農地補地價,提高供地誘因。
香港房地產協會昨日回應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的房屋政策,認為政府增加土地供應、解決中產首置及基層住屋問題方向正確,但建議慎行檢視可行性及優次。就首置上車盤,協會認為可行性僅屬中上。何錦榮稱,本港四大發展商在新界持有大量農地,建議政府與持有農地的發展商合作,成立類似城規會的獨立法定機構,統一審批土地改劃用途程序,容許審計署、申訴專員公署代表加入委員會,並委任市民、發展商與區議員為成員,確保過程公平公開公正,審批時間可減至現時的八分一。
為吸引發展商免費提供土地及建築成本作「首置」,何錦榮建議就農地補地價提供誘因。政府並應統一計算補地價方程式,每月公布各區補地價建議市價供參考。私樓與「首置」單位應分開興建,以免就景觀、單位質素等有爭拗。
協會認為,活化工廈計劃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最高,該會副會長施家殷建議降低入場門檻,容許持有五成或以上業權、單位全部相連的業主申請活化,必要時修改消防條例,成立專責審批小組「拆牆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