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對於在惡劣天氣下「追風逐浪」的高風險行為,鄧炳強表明絕不容忍。
【大公報訊】記者盛德文報道: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昨日回應立法會議員針對惡劣天氣下「追風逐浪」者進行高風險活動的提問,鄧炳強表明絕不容忍同類行為,會研究立法規管。對於近年騙案猖獗,當中以學生為對象的詐騙案時有發生,尤其是內地來港的學生;鄧炳強指出,警方今年首8個月共接獲2.8萬宗騙案,總損失起過50億元,當中涉及專上院校的本地學生和內地學生的騙案共270宗,損失約1.07億元。
有議員關注會否對「追風逐浪」作立法規管,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昨日書面回覆議員指出,2023年至今年8月底,在惡劣天氣警告信號生效期間,累計處理81宗攀山拯救或遇溺事故,消防處、警務處等共出動1311人。政府高度關注並嚴厲譴責在惡劣天氣期間的高風險活動行為,現行法例已可針對相關危險行為作出檢控,包括疏忽照顧兒童及阻差辦公等罪行。
上月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期間,警方拘捕4名罔顧安全的觀浪者,彰顯政府「零容忍」立場,「家長絕不應帶同兒童冒險觀浪,追風一時,悔恨一生」,政府會通盤考慮社會意見,認真研究立法規管。
首8個月騙案損失逾50億
另外,鄧炳強昨日書面回應議員關於學生騙案時指出,警方在今年首8個月接獲超過28379宗騙案,損失金額為50.2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下跌1%及14.5%;當中涉及專上院校本地學生和內地學生的電話騙案分別為184宗及86宗,損失分別約3200萬元及7500萬元,損失最高一宗達1097萬元。警方暫未觀察到針對海外學生的騙案有明顯增加趨勢。
損失最高一宗的學生騙案,受害人為一名25歲內地大學生,於今年4至7月期間,誤墮「假冒官員」騙案,被騙1097萬元。警方今年7月拘捕兩名涉案內地男子,已起訴兩人共3項「洗黑錢」罪。
警方又注意到近來涉及學生的電話騙案多涉及假冒外賣平台發送釣魚短訊,指示受害人致電「假客服」,再誘騙支付「保證金」以取消訂單。更有不少詐騙集團透過多個社交平台等,誘使學生參與虛假「刷單」活動。
今年1至8月,警方要求有關平台,移除超過6.7萬個詐騙內容。鄧炳強鼓勵大家要善用警方的「防騙視伏App」及「防騙易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