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layto創辦人何蘊禮(Vernee)(左)和頭戴感應器的柏安妮向記者展示遊戲\大公報記者 張月琪攝
中、小學時,每班總有一個同學「坐唔定、唔聽話」,常捱老師責罵,這些同學有可能是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ADHD)。本港中、小學這類學生五年間由不足四千人,飆升至超過八千人。現為職業治療師的息影女星柏安妮寄語家長,切勿對子女這些行為一概責罵,這反令小朋友專注力更差。她與友人研發專門的電子遊戲,助患有此症的兒童重拾專注力。其初創公司(Playto)落戶於數碼港,希望借助科技扶持弱勢社群。\大公報記者 張月琪
數據顯示,全港公營中、小學ADHD學童由2011/12學年約3740人,大幅上升至2015/16學年的8200人,五年間增幅超過一倍。Playto創辦人何蘊禮(Vernee)透露,十年前發現當時五歲的女兒患有ADHD,她帶女兒求醫,傳統醫治方式是藥物以及腦電波反射訓練等,但藥物有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及失眠。至於腦電波反射訓練,患者每次須到醫院治療,戴上儀器,看着自己腦電波跳動,跟從治療師指示,過程不只沉悶,且收費昂貴,平均要六萬元。Vernee說,「家長們說雖然幫到小朋友,但覺得這樣很辛苦。」
不想女兒依靠藥物
其後,Vernee從學術報告找到啟發,想到以有趣的遊戲去協助小朋友,讓他們有動力訓練,她便跟女兒同學的家長柏安妮,一起成立了Playto,攜手在三年前尋找專人開發遊戲GlowMaster。Vernee透露,女兒小時候確診ADHD,當時主要依靠藥物,甚至親戚也不明白女兒的狀況,以為她較一般小朋友頑皮,她身為家長,只希望女兒不用依靠藥物,也可改善專注力。「專注力說起來是非常抽象的東西,但女兒透過遊戲,可以知道怎樣做才可以集中,家長亦可從遊戲中分析她專注力及服從性,令她有更大改善。」
愈責罵孩子愈難專注
柏安妮表示,孩子隨着成長,腦部發育逐漸健全,專注力亦會較兒時有所改善,而社會對ADHD認知仍不足,不少家長及教師也不理解患有此症孩子的行為。她接觸過不少患ADHD的兒童及家長,發現專注力不足的小朋友,會予人較頑皮的感覺,行為不受控制,家長每每禁不住責罵,「我經常問家長,你罵他(子女)有何用呢?當家長愈責罵,小朋友感到壓力會愈緊張,專注力下降得更快。」
柏安妮續說,隨着年紀增長,人類腦部會逐漸發育完全,患ADHD的學童情況會逐步改善,使用藥物的分量也會遞減。
現為職業治療師的柏安妮,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本港知名影星,其後她淡出娛樂圈,現為明德兒童啟育中心的職業治療師,專門治療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小朋友。
【系列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