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美好的香港正在來臨」!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上月29日在香港新聞界國慶酒會上致辭,對香港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指出當前香港具有眾多「重大利好」的因素,期望大家發揮好自身優勢,把握好國家發展的戰略大勢。對此,《大公報》記者訪問多位政商界領袖,他們都深表認同,認為香港社會要有聚焦發展的共識,善用「一國兩制」優勢,乘搭好國家這列高速發展的快車,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的建設,並利用香港在融資、專業人才方面等優勢,成為內地企業走向世界的「窗口」,為祖國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大公報記者 馮瀚林
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表示,非常認同王志民主任所說的話,而絕大部分的香港人都認為香港應該集中發展經濟,香港亦有美好的前途。中央對「一國兩制」的支持,從鄧小平提出之始,直到現在,這個基本方針一直沒有改變。既然香港得到國家大力支持,香港社會就應該積極把握國家機遇。
港深合作能互補優勢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盧文端認為,香港是高度發展的商業城市,而不是政治城市,所以特區政府應該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王志民在致辭發表的講話,也是符合七百萬香港人的利益,因為香港的確坐擁發展先機,而香港亦應該積極投入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一帶一路」。「香港與東南亞國家有悠久的商業網絡,內地企業可以透過香港企業走向世界。香港有優良的法律人才,能夠成為亞洲區的法律仲裁中心。」
至於大灣區發展方面,盧文端表示,以創新科技為例,深圳在創科產業發展迅速,而香港有研究人才,若果香港與深圳緊密合作,就能夠互補優勢,也是香港發展的出路。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恆表示,王志民主任語重心長,說話亦相當務實。香港經濟增長近期轉強,呈現了內需回暖、出口改善的「雙輪驅動」格局。他又說,王志民熟悉香港事務,前日的致辭就是希望香港能夠把握機遇,發揮自身優勢。他日前在廠商會的會員大會已經講明,廠商會亦會配資源研究香港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中的優勢和定位,為政府制定產業發展藍圖,提供有力的參考。「香港作為國際窗口,金融、製造業、專業人才都能夠藉着『一帶一路』及大灣區的機遇,有所發展。」
趕上國家高速發展列車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張學修認為,王志民主任這番話是再次肯定香港的地位,同時鼓勵香港積極發展經濟。在「一國兩制」框架之下,香港要把握趕上國家這列高速發展的列車,在大灣區、「一帶一路」發揮重要作用,「最重要就是香港社會各界能夠團結一致,好好發展經濟。這樣的話,香港就能迎接黃金十年。」他又指,香港是中西文化薈萃的城市,也是國際貿易中心,融資便利是一大特色,希望香港能夠積極扮演超級連繫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