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古聞港食/醬油雞血湯\蕭欣浩

時間:2025-09-10 05:02:22來源:大公报

  得前輩徐錫安邀請,到《樂饗太平》的新書發布會,聽餐廳的逸聞、趣事,還有背後廣州與香港的歷史與淵源。「豉油西餐」展現中西合璧的獨特煮法,最著名的有「瑞士雞翼」,醬汁是由雞骨、豉油、冰糖等材料熬成,再煮雞翼。實際上是「Sweet」與「Swiss」讀音上的美麗誤會,與瑞士無關。

  粵語「豉油」即「醬油」,醬油與雞配搭的形式不少,清代《清稗類鈔》記一條「雞血湯」,就用上雞血和雞湯,做法如下:「雞血細切成絲,以雞湯、醬油、縴粉,和之作湯,柔軟滑澤,老年最宜。」雞血難購得,可換成豬紅或鴨血,湯底用雞湯、醬油煮成,縴粉就是勾芡的粉,粟粉、生粉、馬蹄粉都可,隨手隨心。湯羹柔滑,雞血能活血通絡,具食療功效。現時鴨血也會煮成羹,或加豆腐,或加菇筍,配料較為多樣。

  同屬清代的《養小錄》,用醬油煮雞,名為「爐焙雞」,提到:「肥雞水煮八分熟,去骨切小塊,鍋內熬油略炒,以盆蓋定。另鍋燒極熱,酒、醋、醬油相半,入香料並鹽少許,烹之候乾再烹,如此數次,候極酥極乾取起。」整隻雞成煮八分熟,雞肉切塊,再用油炒,雞肉基本已熟。現時可用雞腿肉、雞胸肉代替,仍可先煮,再切後炒,更為方便。另取鍋燒熱,加酒、醋、醬油混好的汁,入香料、鹽調味,大火將汁略為收乾,放雞肉煮至汁全乾。然後重複數次,熬汁煮雞收乾的步驟,讓雞肉入味,同時用鍋做成乾燒的效果,模擬「爐焙」的做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