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戴兩個套更安全? 年輕人避孕多謬誤

時間:2017-09-26 03:15:20來源:大公網

  圖:靳嘉仁籲男女「各盡其責」,以預防性病、減低懷孕機會 大公報記者楊綺青攝

  【大公報訊】記者楊綺青報道:今日是全球避孕日,旨在呼籲年輕人提高避孕意識。不過坊間避孕方法存在六大謬誤,年輕人傾向從網上獲取性知識,如誤以為計算「安全期」、同時帶兩個安全套等方法,可減低懷孕風險,反而不信賴避孕藥。婦產科專科醫生建議,最理想避孕法是「男用套,女用藥」,各盡其責,使用安全套預防性病,服藥減低懷孕機會。

  國際組織「世界避孕日」今年訪問全球15個地方、合共3000名13至25歲青少年,探討他們的避孕方法及獲取性知識的途徑,發現逾半數青少年在沒有採取避孕措施下發生性行為。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昨日表示,避孕套覆蓋男性八成陰莖面積,有助減低體液交換,從而減低女方懷孕、互相感染性病的風險。他引用2013年本港的同類調查數據指,不足一成的受訪香港青年有採用避孕藥,更多青少年採用「體外射精」。

  網上性知識乏理據

  靳嘉仁稱,青少年從網上容易接收到錯誤的性知識,對避孕方法認知有謬誤。他指出,「體外射精」避孕的方法沒有科學理據,除了精子以外,體液內亦有精蟲,可引致女方懷孕。

  他又舉例稱,有青年人以為帶兩個安全套進行性行為,可以有更好的避孕效果,結果「中招」懷孕。他解釋,佩戴兩個安全套比佩戴一個的摩擦力更大,容易令安全套破損,體液更容易進入女性體內,反而增加懷孕風險。

  有青年人以為可計算「安全期」,作為避孕措施,例如以「前七後七」的方式,即女性的經期前後七日,推算安全進行性行為的日子。靳嘉仁稱,女性的生理系統複雜,經期的日子不一定維持在28日,排卵期更未必在女性月經來臨前14日,許多因素可以影響女性的排卵周期。

  靳嘉仁補充,最理想的避孕方法是「男用套,女用藥」。他指出,有些青少年以為服食避孕藥「傷身」、而且吃太多會暴肥,寧願在發生性行為後服食「事後丸」,但他指出「事後丸」的副作用更大。他又表示,現時學校及家長應抱持開放的態度,不忌諱性問題及澄清坊間的謬誤。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