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空氣污染又「爆表」!本港昨天日間天空灰蒙蒙,環境保護署在各區的路邊及一般監測站,空氣質素健康指數持續多個小時間介乎「甚高」至「嚴重」水平,當中六區「爆表」,達到10+。有環保組織分析,天氣酷熱加上風勢微弱,導致空氣污染物未能散去,就連少有交通工具的塔門,也不能幸免。
截至昨晚六時,全港16個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均達「甚高」至「嚴重」水平,其中深水埗、葵涌、荃灣、屯門、中西區及東涌六區的一般監測站,指數為10+,代表健康風險「嚴重」。人流甚多的旺角、沙田、銅鑼灣、元朗也錄得指數10,屬甚高水平。
天文台表示,受高空反氣旋影響,本港昨日天色大致天晴酷熱,微弱的風勢亦不利污染物擴散,日間充沛的陽光有利光化煙霧現象,令臭氧在區內迅速形成,因而使珠江三角洲區域內的臭氧水平上升,較高的臭氧水平亦加速了二氧化氮形成。環保署預料,空氣污染在高空反氣旋影響減弱之前,仍會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兒童、長者及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減少或避免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
本港過去一星期,多次錄得指數「爆表」。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昨日接受《大公報》記者查詢時指出,誘發點是空氣流動低,所以困在市區的污染物例如車輛廢氣無法擴散開去,珠三角地區的區域污染物又同時隨着風向吹來,令交通工具相對較少的塔門一帶也受影響,長遠而言本港必須減少路面車輛數目,才能有效減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