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青嶼幹線收費廣場多了兩個人手收費亭及將圍封路面縮小後,未有出現車龍 大公報記者周慶邦攝
【大公報訊】突發組報道:青嶼幹線雙向收費疑因官僚「離地」致本周一大塞車,癱瘓西北交通後,當局「亡羊補牢」,昨日四招齊下,加設提示牌與路線圖,指示駕駛人士避開工程位置,收費廣場路面工程圍封範圍縮小,加開兩個收費亭,增至六個人手收費亭,昨日無塞車問題。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昨日運作大致暢順。就議員引述有收費員爆料指,隧道公司沒準備足夠散銀找續,署方稱隧道公司已準備數萬元的輔幣找續。
有昨日需乘搭中午12時許的航機離港的市民稱,因擔心青嶼幹線再次大塞車,昨日提早四小時出發,清晨八時半已從觀塘乘搭的士,結果因為無塞車,早上10時前已抵達機場。
姓勞的士司機稱,星期日即雙向收費實施第一日,載客往機場時已見收費廣場大排車龍,當時已預計工作日會更「大鑊」。他質疑運輸署在首日雙向收費當天,有否安排高層人員實地視察,若當日已見塞車情況,應可預見工作日問題更大而及早擬訂應變計劃。
有駕駛者不滿運輸署官員將大塞車歸咎於駕駛者不適應付款,不少司機稱,雙向收費早有宣傳,不明白運輸署為何在工程未完成前便急於推出。
有學者及議員昨日狠批政府不思進取,香港道路現仍以人手收費是極之落後。運輸署署方回應指,青嶼幹線將於明年三月實施「停車拍卡」式電子繳費系統,正與承辦商探討提前實施的可行性,將軍澳藍田隧道將以自動收費模式,相關經驗及技術將有助推展至其他政府收費隧道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