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台廚師赴渝15載 深夜食堂暖人心

時間:2025-08-11 05:02:08來源:大公报

  圖:台灣廚師鄭宏謀在重慶開設「深夜食堂」,製作各式料理,贏得不少回頭客。

  凌晨三點的重慶「不夜城」九街,喧囂未歇。「啊謀小鋪」的板前,頭戴廚師帽的鄭宏謀用帶着台灣腔的重慶話招呼熟客,「莫催嘛,催出來的餅是沒得愛的喲!」燈火與灶火映着他忙碌的身影,腳邊趴着九街明星犬「手抓餅」─這是客人送給他的「禮物」。15年前,台灣大廚鄭宏謀遠赴山城重慶,隨後開設了這間以愛為名的「深夜食堂」:「『啊謀』是我,『amour』是愛。做好每一餐,關愛體貼客人,就是我的愛。」\大公報記者 韓毅重慶報道(文、圖)

  拉丁語amour的意思是愛,店舖招牌的「o」被一顆愛心取代,寓意鄭宏謀的初心:讓食客在板前感受廚師的「amour」。他16歲入行,曾任台灣雲林溪觀光夜市理事長,他的鐵板燒曾入選台灣六大名攤名舖。

  2010年開始在重慶發展,他最終選擇經營最擅長的板前料理。「面對面與客人交流,才曉得客人心思與需求,更能烹飪出有『溫度』的食物。」鄭宏謀篤信,客人與主廚隔着長板即時交流,是美食與用心最佳的傳遞方式,「期望能夠做一間保留城市人情味和傳遞友善與美味的板前料理店。」

  「人情味」溢出餐盤

  這份用心,贏得不少老熟客。「有的媽媽懷孕時就在店舖用餐,現在孩子已經十二、三歲了,母子仍在我店裏吃料理,開玩笑說『從少女吃到少婦』。」鄭宏謀笑言,「做餐飲最重要的是『人情味』,不能只想着賺錢,要有工匠精神。」

  有一天凌晨時分,專程從北京、西藏等地趕來的食客熟稔地喊着「大哥,幫我們配餐!」來自北京的食客很信任鄭宏謀,帶來一幫朋友用餐。「台灣大叔很有趣,我是學藝術的,一年前在重慶工作時結識他,再次出差重慶專門帶朋友們到店舖用餐。」

  除了美食,「人情味」溢出餐盤。有客人離開重慶,把幾個月大的小狗託付給鄭宏謀領養,他為小狗取名「手抓餅」。目前1歲多的「手抓餅」已成九街明星犬,很多食客吃飯之餘逗狗玩;每逢節日,鄭宏謀化身瑪麗蓮.夢露、嫦娥、聖誕老人,掀起九街的Cosplay風潮,用笑聲俘獲食客,活躍九街氛圍的同時,也為生活增添亮麗生機,與客人們在玩樂中又碰撞出新的美好故事。鄭宏謀樂觀、熱情的態度也收穫了滿滿的「人情味」回饋,他常常被食客「投餵」鮮花、「小金人」獎盃、奶茶等各種禮物。

  與客人互動增加信任

  在現代社會中,外賣相當普遍,但鄭宏謀有不同的看法。「外賣是一個趨勢,現在台灣的外賣平台也是學習大陸外賣模式,包括支付方式,台灣都在向大陸學習。」堅持板前料理的鄭宏謀認為,「但外賣食物是沒有『溫度』的,我一直堅持與客人互動式的料理。我嘗試過做外賣,但還是認為板前料理與客人之間的互動產生信任。親眼看到客人把食物都吃完,可以了解到客人對這份食物的肯定。外賣食物會在送餐過程中逐漸冷掉,食客很難在第一時間進食。我也做燒鳥,用鐵板的方式烤串,很多客人希望外帶,但我都鼓勵他們在店吃。」

  「重慶人耿直,說話做事都直來直去,很好打交道。」他打趣說,「有的客人比較急,我也有個性,客人服我就好!」一句玩笑話顯露他的智慧與認同。「有客人說我台灣腔很重,我回他『你講話小心哦,我是中國人。』大家反而更親。」這份通透,讓鄭宏謀在台腔、重慶話、普通話、英語間切換自如,凝聚新老朋友。「雞婆」是他待客的另類溫柔。見客人點三份牛排飯,他會「管閒事」建議品嘗不同風味,換成三份不同食材,可擁有更好更豐富的用餐體驗。料理中也融入重慶的油辣子、老乾媽。

  鄭宏謀對於烹製食物一直都是親力親為。他每天都跟客人聊天,分享各自的喜怒哀樂。「我的初衷其實不是想做成一間網紅店舖,我希望做食客心中的寶藏小店。」他最大的心願是,「20年後,還能在九街為客人們做餅、炒飯、煎牛排。當熟客20年後再到店裏點單,品嘗的是一份信任與情懷,那才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