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安達邨第一期室內裝修工程,十裝修承辦商涉合謀定價「分餅仔」/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觀塘公屋安達邨第一期的室內裝修工程,十間經房屋委員會批准「駐邨」的裝修承辦商,涉嫌合謀定價「分餅仔」,瓜分868個公屋單位的裝修生意市場。競爭事務委員會昨日入稟競爭事務審裁處,指控該十間建築工程公司涉嫌違反《競爭條例》,要求審裁處對有關公司施加罰款。今次是《競爭條例》2015年底生效後,競委會第二次向審裁處入稟的案件。/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安達邨共有11座住宅大廈,去年中開始入伙,第一期涉及三座大廈,包括愛達樓、誠達樓和俊達樓,共有2582個單位。涉案的十間裝修公司,包括永興聯合建築有限公司、裕輝建築有限公司、茂恆油漆裝飾公司、大道建築公司、金記機電鐵器工程有限公司、協益建築公司、泰華土木工程、維新鐵器裝修公司、百達建築工程公司及聯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均是房委會提供給安達邨住戶參考的裝修承辦商。住戶也可以自行另覓其他裝修公司。
競委會入稟狀指出,房委會曾指示承辦商,不可以「分餅仔」,但安達邨一期於去年六月入伙前,涉案十間公司在地盤舉行開工儀式,並抽籤分配各層裝修工程。
指影響低收入家庭尤其嚴重
同年6至11月,十間公司按協議,各自承辦三座公屋每座四個樓層的室內裝修工程。他們向住戶提供四個不同類型單位的劃一裝修套餐價。根據協議,各公司不可招攬不屬自己「獲配」層數的裝修生意,即使接到有關生意,也要轉介給已協議的公司。涉案的12個樓層共868個單位的裝修工程,結果有833個單位按分配計劃進行,其餘35戶則無光顧該十間承辦商。
競委會收到投訴舉報,揭發事件。據了解,房委會並非投訴舉報者。競委會指,涉案公司涉嫌違反《競爭條例》下的「第一行為守則」,在提供安達邨第一期裝修服務時,訂立並執行瓜分市場及合謀定價協議。競委會主席胡紅玉稱,瓜分市場及合謀定價屬嚴重反競爭行為,會令消費者的選擇減少,價格在無競爭下可能飆升,令消費者和其他企業蒙受損失,破壞整體經濟。今次案件影響低收入家庭,尤其嚴重。
房委會發言人稱,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作評論,會因應調查及檢控結果,適當跟進。房委會設立「裝修承辦商」參考名單,是讓新屋邨及居屋屋苑的裝修工程有秩序進行,為租戶及業主提供更多參考資訊,新入伙住戶可自由決定參考房委會名單,或選擇光顧任何其他裝修承辦商。發言人稱,很多住戶是選用參考名單外的承辦商。
違反競爭守則情況一經證實,競爭事務審裁處有權向違反《競爭條例》者判處罰款、取消董事資格、判處支付損害賠償或發出其他命令,罰款可達違反《條例》的每一年度的營業額10%,最多三年。
觀塘區議員洪錦鉉對事件感震驚,透露部分公屋居民對裝修安排有誤解,以為一定要找房委會提供的參考承辦商,認為房委會應加強居民教育及對名單內的參考承辦商監管。根據房委會裝修承辦商參考名單指引,列入名單承辦商需符合具備至少五年裝修工程經驗、擁有具合理規模的辦事處等條件,新屋邨入伙前,署方會抽籤決定承辦商先後次序,排前列的承辦商會獲分派至該屋邨接辦工程。若承辦商接連表現欠佳或涉及犯罪等嚴重不當行為,會被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