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工程師季克非不揣測失去部分數據的原因。(本報記者梁康然攝)
大公網7月28日訊 記者梁康然報道:DR醫學美容事故誤殺案已經過30日審訊。今早控方傳召維修工程師季克非作供,解釋涉案實驗室內的細菌測試機數據。資料顯示儀器在事發後,曾驗出本案死者陳宛琳,受害人黃鳳群、王靜波的血製品樣本均被細菌感染,但不知道為何無出事前的數據資料。
證人季克非表示,他於生物梅里埃中國有限公司工作,任維修工程師。公司曾向涉案的亞太幹細胞科研中心實驗室(APSC)出售「BacT/Alert 3D」型號細菌測試機,他就被安排為APSC提供每半年一次的細菌測試機保養工作。
在本案事發後1個月,約在2012年11月左右,他按警方要求從APSC的細菌測試機列印出同年8月至10月的細菌測試報告,從中找出本案死者及受害人三人的細菌測試報告共37份。據數顯示,三人血製品樣本毋需一日時間,就已驗出含有「需氧菌」。而「厭氧菌」測試就未完成,暫未發現「厭氧菌」。
季克非解釋,依賴氧氧維生的細菌都總稱為「需氧菌」,而在缺氧環境仍然可生存的細菌,就總稱為「厭氧菌」。他指,細菌測試機主要測量樣本所釋出的二氧化碳的濃度,來判斷樣本是否含有細菌。如樣本釋出的二氧化碳濃度越高、儀器就越快測試結果。
控方指出,測試機內只發現10月4日留有死者及受害人的樣本測試結果,並無發現出事前的測試結果。季克非回應稱,測試機只能儲存合共1920個測試記錄,太舊的測試記錄會被新記錄覆蓋,由於他未曾正式檢驗過該測試機,因此他不揣測為何機內只留有10月4日的測試記錄,而無較早的記錄。季克非已完成作供。
早前已開始作供的證人杜潔華,將於下周一(7月30日)再次出庭作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