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劉怡翔籲港把握大灣區契機 拓經濟發展新空間

時間:2017-07-27 14:09:13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7月27日訊 (記者李淇)署理財政司司長劉怡翔上午出席「2017粵港經濟技術貿易合作交流會」,表示香港與廣東多年來開展全方位和多層次合作,關係密不可分,相信隨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等基建陸續落成,香港來往廣東與澳門將更加便利,籲香港把握粵港澳大灣區這一重要契機,為我們的經濟發展開拓新的空間。

劉怡翔籲港把握大灣區契機  拓經濟發展新空間

  • 劉怡翔。麥潤田 攝

  劉怡翔於會上致辭時表示,香港一向是廣東最主要的外資來源地,截至2016年底,廣東省經批准的港資企業累計有接近14萬家,佔全省外資企業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二。

  他提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三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已成為國家重要策略,其目標是要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帶動泛珠三角區域發展,並為「一帶一路」作為一個重要支撐區;相信隨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等基建陸續落成,香港來往廣東與澳門將更加便利,香港將把握粵港澳大灣區這一重要契機,為我們的經濟發展開拓新的空間。

  劉怡翔又指,粵港澳三地政府與國家發改委七月一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見證下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標誌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的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指香港會充分發揮所長,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實現錯位發展,與大灣區城市共同「走出去」拓展國際領域。

  他說,香港是國家在粵港澳大灣區當中最國際化的城市,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奉行自由貿易經濟政策,各種制度和行業標準與國際接軌,與國際社會聯繫緊密,同時是內地與國際企業交匯的平台,「目前香港約有8 000家海外和內地公司,反映香港是理想的雙向開放平台,讓內地和國際的企業透過香港的商務網絡,尋找投資和合作機會,同時可利用香港豐富的國際營商經驗,拓展海外市場,與香港專業服務界聯手實現「走出去」的目標,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策略。」

  劉怡翔認為,除協助和推動大灣區城市「走出去」外,香港也可憑藉多元化專業服務,帶動大灣區產業升級,期望內地與香港上月底簽署的CEPA《投資協議》和《經濟技術合作協議》,進一步為兩地持續增長投資活動訂立促進和保護投資的措施。過去幾十年香港經濟一直受惠於國家發展,他認為今天粵港澳大灣區正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和新的增長點,冀香港積極參與這重大發展策略,發揮獨特優勢,推動本地經濟發展之餘,亦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