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學生做「出機員」 賺500孭50萬

時間:2017-07-23 03:15:20來源:大公網

圖:警方呼籲市民慎防求職陷阱  大公報實習記者黃藹荻攝

  毋須經驗,月薪萬八?暑假開始,年輕人搵工心切易墮求職陷阱,失財甚至前途盡毀。有18歲學生為500元酬勞應徵「出機員」,最終被騙走手機購買遊戲點數,損失50萬元;有大學生誤信「代人借貸」,結果負債20萬;有少年為數百元淪為「衝關豬」,驚覺是仿製槍械後棄貨折返,遭人要挾禁錮。暑期工陷阱處處,「筍工」更需提防!

  大公報實習記者 黃藹荻

  警方昨日交代求職騙案的最新情況,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共有70人墮入求職騙案,損失190萬元。求職陷阱主要分為四種:騙取求職者墊支費用、要求求職者交出身份證及電話號碼進行「洗黑錢」等非法活動、招聘求職者申請貸款,以及招聘求職者運送違禁品或毒品。

  「衝關豬」被騙運槍販毒

  青少年淪為「衝關豬」個案近年屢見不鮮,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督察王浩指出,有求職者通過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應徵「兼職速遞員」,分數十次將對方用膠袋包好的貨品運送到香港各個地區,每次可賺取幾百元,但貨品實際為毒品。

  邊界警區總督察林笑鳳透露,今年三月,有求職者於社交媒體應徵帶貨到內地,其後發現貨物是仿製槍械,因怕犯法即時丟棄及折返香港,結果遭人要挾再帶貨,拒絕即遭禁錮。幸事主找到機會暗中報警,警方在上水救出事主,拘捕七名涉案疑犯,檢獲70支仿製槍械。

  警方由去年至今年6月,於本地機場及口岸進行20次針對跨境販毒的行動,共拘捕28名香港居民,包括六名15至20歲青少年,檢獲毒品重量40.46公斤,市值4000萬元。同期,警方與內地及海外機構進行13次聯合行動,拘捕24名港人,五名為18至19歲青少年,毒品重量3250公斤,總值逾40億元。

  商業罪案調查科總督察譚詠詩講述多宗真實個案,一名18歲學生在社交網站覓得兼職,以個人名義買新手提電話及參加服務計劃,酬金500元,但騙徒取走手機後,用手機軟件購買大量遊戲點數,學生須承擔50萬元相關費用。一名48歲求職者應徵「出機員」代購手機,每部獲1000元,但需提供身份證與信用卡等個人資料,結果被盜用身份到財務公司借貸70多萬元,被盜用信用卡簽帳20多萬元,損失總額95萬元,是去年損失金額最高個案。

  「代借貸」慘變真債仔

  22歲大學畢業生在社交媒體覓到工作,代到財務公司借錢,涉及債務會有人清還。青年向幾家財務公司借貸共21萬元,騙徒取錢後失去聯絡,青年需承擔所有債務。今年6月24日,一名18歲青年在社交媒體見到有「毋須經驗,月薪高達18,000元」的招聘廣告,應徵時對方要求青年向財務公司借貸一萬元,稱貸款會「愈碌愈大,之後大家分錢」,但騙徒取錢後音訊全無。

  商業罪案調查科警司游健雄指出,若求職時被要求「貼錢打工」及借身份證等必須加倍留神,亦不應輕易簽署文件。

  青年民建聯主席顏汶羽稱,辦事處近期接獲十多宗求職者求助個案,有大學生被社交網站信息吸引,為300元報酬帶貨,「去茶餐廳廁所攞四大包嘢過關」,該學生第七次帶貨終被搜出槍枝,現仍扣留在內地,估計坐監難免。他認為政府應向學界加強宣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