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翁祐中學賀回歸動畫學生團隊。後排左起:李紹匡、黎浩程、郭亦君、鄭銘熙;前排左起:黃綺婷、談溰嶠、朱靖沂
天水圍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享譽「香港學界動畫少林寺」。該校七名文憑試考生早前製作電腦動畫祝賀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該段已上傳於YouTube(https://youtu.be/Dfs5PYByDf8)供網友觀賞。條片長1分22秒,以升旗禮作開頭,維港煙花作結尾,最後大屏幕顯示「中國HK」的字樣。製作團隊要帶出正能量,為回歸增添色彩。
翁祐學生的動畫故事以一眾在1997前移民而回歸後回流的香港人和世界各地旅客的角度,帶出香港回歸後的繁榮安定以及香港的驕人之處,並以維多利亞港煙花匯演作結,期望香港繼續繁榮和穩定發展。動畫由該校七名應屆DSE中六生製作,他們花上整個月時間製作而成。
齊心合力解決跑馬問題
組長李紹匡說:「近十年來香港的發展和成就均十分重大,也顯出了香港人同心合力以及獅子山下精神,我衷心祝福香港和祖國會愈來愈好,也為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感到高興。」組員黃綺婷表示:「這動畫故事是為了讓港人了解祖國對香港的付出和支持,以及港人努力下的成就,例如運動員們在體育界的努力,基層勞工為社會的默默耕耘等,是令香港成功的主要因素。」
製作過程中,同學們一度遇到技術阻滯。學生談溰嶠指出:「製作滑浪風帆的場景時,我們嘗試了很多方法才能成功模擬海面,希望生動和真實地呈現出以滑浪風帆劃破海面的感覺;而製作跑馬的動作也十分困難,因我們不熟悉馬的跑步動作,一開始未能真實的表達出來,幸好我們最後透過網絡找到不同的方法和參考資料,多次測試後,方能解決問題。」同學們指出,其實這些過程也體現了港人共渡困難的時候,齊心合力才能解決問題和積極面對逆境。」隊員黎浩程亦指出,在製作過程中遇到不少的矛盾,例如怎樣製作某些分鏡,怎樣表達某部分的動作、色彩、背景、鏡頭運用,都是透過不同的測試方法和討論以達成共識。
問到同學們如何合作以達到目標時,隊員朱靖沂回答:「其實我們一起製作這次的動畫是為了享受過程。因為我們都已經畢業了,根本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迫使我們做不喜歡的事,我們就是喜愛製作動畫、愛我們學校才會天天自發地回到學校的動畫室製作賀回歸動畫。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製作出動畫為港人打氣,我們為了做得更好,因此會互相聆聽,一起拿出意見來討論,互相學習。」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3D電腦動畫學會享負盛名。校內的翁祐博士立體動畫教學製作中心,設有電腦工作站及超級電腦,校方資助老師進修以推行初中動畫必修課程,老師則挑選學生作課後進階動畫培訓。
該校學生先後為運房局製作高鐵動畫、為廉政公署製作反腐倡廉動畫等,又在羅馬尼亞的國際資訊科技挑戰賽2017中勇奪兩金,於美國華特迪士尼國際青少年動畫節獲得最佳故事大獎。
該校每年參與由中國探險學會舉辦的活動,學生前往不同國家和地區實地考察,並製作動畫以加強人們對不同物種及環境的保育意識;學生也會參加每年一度的國際媒體高峰會,並於尼泊爾獲頒「優秀動畫大獎」。校方更於假期舉辦活動和興趣班,推廣動畫教育。
翁祐中學第一屆大學畢業生已經於香港的動畫或廣告公司工作,成為香港創意產業的生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