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廖長城熱心服務社會。圖為知識產權貿易工作小組舉行首次會議,廖長城為工作小組的副主席
下屆行政會議成員名單早前公布,已擔任12年行會成員的資深大律師廖長城即將功成身退,見證了三屆班子變遷的他,認為下屆行會的政治光譜更加闊,囊括了所有建制派政團的代表以及部分「泛民」人士,有助行政和立法關係良性互動。
2002年,廖長城獲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邀請,以資深大律師的背景加入行會,在2009年他暫離行會,2012年再獲行政長官梁振英邀請擔任行會成員。回首12年行會生涯,廖長城說,對能夠參與政府最高決策機構的工作,感到非常榮幸,「這是很有意義,讓我能夠服務社會,學懂很多東西,增長見聞。」他又笑言,自己是時候退下來,行會需要有新人參與,提供新的動力。
廖長城指出,行會經過這麼多年,發生了轉變,「組成已經逐步完善」,因為特首不可以有政黨背景,香港亦無執政黨,所以行會逐漸有不同政黨的代表加入,這既有助政府形成政策,又有利於議案在立法會獲得支持。他又指,下屆行會的政治光譜較以往又闊了,「除了建制派外,亦多了『泛民』元素,對於溝通合作、推動行政立法關係正面積極向前走,我相信基本上是有利的。」
至於如何確保行政主導得以落實,廖長城認為,行政主導是很重要,因為香港地方小,需要一個有效率的政府,而立法會的職責是監管政府,不是去對抗。他又說,林鄭月娥對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的意見不錯,「在政策形成前,既然有這麼多立法會議員代表在行會,有什麼政策就先討論了,然後交給局長,局長考慮了之後就拿回來行會,然後再交去立法會,我覺得這個方式增加了(行政和立法機關的)互動,將問題盡量在行會解決了,大家達到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