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屋宇署人員在紅磡塌露台現場進行加固工程後進行勘察 大公報記者周慶邦攝
【大公報訊】記者周慶邦報道:九龍紅磡機利士南路唐樓露台「甩底」,政府承建商十多名工人經通宵進行工程,昨清晨六時許順利在該唐樓二樓的露台底部加裝了六支樁柱,另在二樓及三樓的露台屋內四角,各加裝四支樁柱以鞏固。被塌下石屎及傢俬雜物壓毀的一段機利士南路慢線路面,亦重新鋪上瀝青。七時許,屋宇署人員返回現場勘察後,至下午一時許,受影響居民在民政處、屋宇署及警員陪同下,上樓執拾物品。
有傳媒指屋宇署兩年內錯過居民的求助,終致事故發生,屋宇署回應稱,早前已對相關單位發出修葺勸喻,如果業主有做維修,可能不會塌露台。
失修舉報 只發勸喻
肇事露台前日凌晨黃色暴雨警告期間突然崩塌,幸無釀成傷亡。2015年一名陳姓男住戶發現單位地板傾斜、外牆有約一米長裂縫,疑是外牆巨型招牌拉力所致,署方下令拆卸招牌,但裂縫依舊存在。及至今年五月,屋宇署再收到樓宇失修舉報,但也只是發出勸喻信,結果事隔僅一個月即發生露台崩塌事故。
前土力工程處處長陳健碩昨晨在電台節目中稱,肇事唐樓的露台鋼筋嚴重生鏽,相信是懸臂式結構超負荷導致意外,與天雨無關。他提醒市民,發現屋內地板出現裂痕、門窗難開關變形,已屬混凝土及鋼筋結構變形先兆,顯示樓宇有倒塌風險,應即時通知有關部門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