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6月22日訊(記者唐曉明) 中學科技與生活科(下稱「家政科」)原是初中的必修科目,但教聯會調查發現,只有87.8%受訪老師表示學校初中有開設該科。教聯會理事楊惠儀直言,自2008年開始教育界並無提供家政科師資培訓課程,令科目老師青黃不接,影響學校開辦課程的師資質素,擔心長遠令新一代青年人成為「高分低能」的「港孩」,逐步削弱學生的家庭生活技能。
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左)與楊惠儀(右)公布問卷調查,有88.5%受訪者表示,支持開設家政科職前培訓課程。
教聯會上月18日至31日向全港中學發布問卷,在收到的288份有效問卷中,有252學校表示設有初中家政科,20.2%表示設有高中科技與生活科及8.7%表示設有高中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有34個受訪者表示以上三科皆沒有開設。調查又指,高中的「科技與生活科」和「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分別有158人和178人表示沒有老師教授此兩科;分別有195人和253人表示,這兩科沒有接受相關的專業培訓。另外,有99%受訪者表示教授中學三個與家政科相關的科目需接受專業培訓,有88.5%受訪者表示,支持開設家政科職前培訓課程。
楊惠儀分享過往教育經驗指,曾經在課堂上遇過,有學生在處理死蝦時不停啼哭,社會需要正視青年人不熟家庭生活技能的情況,但教育界並無為家政科提供落地的支援,「自2008年開始教育學院(現時「教育大學」)停辦家政科職前培訓課程後,並無提供相關師資培訓課程,令家政科課程不斷萎縮。」
她又表示,除了師資培訓不足,現時初中家政科課程仍沿用1994年的版本,希望政府重開相關的師資培訓課程的同時,重新修訂家政科課程,以追上時代的變遷。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亦稱,為發展兒童的個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加強教導學生生活技能和培養生活品味,需為在職家政科老師提供複修課程,長遠更應增撥資源,向學生推廣此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