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三男女疑為八千元販運一千一百萬元可卡因」網上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三男女涉嫌透過「旅行賺錢」,為8000元販運1100萬元毒品可卡因案,昨日正式被泰國警方落案起訴走私及非法管有毒品罪,家屬已向入境處求助。網上及社交媒體不難找到一些「旅行賺錢」的招攬廣告,聲稱「包酒店住宿、高工資」等,並可獲酬勞。青協提醒青少年,勿為搵快錢墮入圈套。
三男女仍被泰國警方扣留
被捕的三名香港青年男女,分別是姓方(19歲)、姓董(22歲)女子及姓邱(24歲)男子,上周六從巴西入境曼谷素汪那普國際機場時,被警方在行李暗格搜出約重12.3公斤可卡因,市值約1100萬港元,目前仍被泰國警方扣留。
本港警方昨晚表示,對事件不作評論。入境處表示,已透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及中國駐泰國大使館了解跟進事件。根據泰國法律,帶可卡因入境最高可判處終身監禁。
其中一名涉案姓董港女的社交網站facebook專頁,經常上載外遊圖片,並在巴西「打卡」;另一涉案方姓港女,也曾經發帖,招請同行外遊,指明「高工資」,又附上圖片,必須「從巴西送木雕到泰國」。
翻查網上社交網站,不難找到「旅行賺錢」、「快錢工作」等帖文,酬勞由一萬多元起,多招攬網民前往巴西、澳洲、泰國、日本,但內容含糊。今次港青涉嫌運毒案曝光後,網民議論紛紛,有網民留言指「如果真係咁易(賺錢),點解唔自己(做)要假手於人?」
網民報稱曾赴日助「貨品扣稅」
除了帶貨,有網民在討論區報稱,曾經應約到日本協助「貨品扣稅」,「接頭人」要求他借出護照,作扣稅之用,即可賺取數千元,認為風險極低,隨即有人反駁,如果貨品出現問題,海關可根據紀錄追查,隨時「一身蟻」。
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回覆《大公報》記者,表示網上社交媒體不難找到「旅行賺錢」等廣告,呼籲青少年切勿為搵快錢而以身犯險,如有債務困難,可向社工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