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公私營協作助戒煙 下半年推出

時間:2017-06-01 03:15:08來源:大公網

  圖:衛生署趁「世界無煙日」舉行分享會,呼籲吸煙者盡早戒煙 大公報記者湯淩琰攝

  【大公報訊】記者湯淩琰報道:有77歲煙民長期吸煙罹患喉癌,切除聲帶後只能借助放在喉嚨造口的「喇叭仔」發聲,惟癌細胞擴散至淋巴,感嘆「所有嘢都由吸煙引起」,提醒煙民盡早戒煙。衛生署指出,本港每年有7000人因為吸煙相關疾病而死,經濟損失達55億元,又透露施政報告提出的戒煙公私營協作先導計劃,將於下半年推出。

  過來人鼓勵「有心不怕遲」

  77歲的韓先生「煙齡」逾30年,確診喉癌後需切除聲帶,靠「喇叭仔」發聲,並用三年時間重新練習發音。他曾在夜總會工作,為交際需要,17歲起開始日食4至5包煙,「每個人都食,點解我唔食?」1989年因聲沙求醫,被確診為喉癌第四期,他曾戒煙一個月但又復吸,直至病情惡化,才下定決心,徹底戒煙。惟切除聲帶後,癌細胞仍擴散至淋巴,經化療後亦患上肺炎。「所有嘢都由吸煙引起」,建議煙民盡早戒煙。

  70歲的李先生,16歲開始吸煙,「工作時間長,無咩(其他)興趣,初初日食兩、三支,但後來愈來愈多」。至2015年,任職管理員的他巡樓時感到氣促,後來確診慢性肺阻疾病,終下定決心戒煙,將所有煙丟掉,其他人請他吸煙,亦會拒絕,花了兩至三個月成功戒煙。「戒煙不分年齡,有心不怕遲」。

  昨日是世界無煙日,衛生署控煙辦公室主管李培文介紹,政府製作了十二款全新煙包健康忠告圖像,提醒市民吸煙的影響,又透露施政報告提出的戒煙公私營協作先導計劃,將於今年第三或第四季推出,由家庭醫生為有意戒煙的煙民提供6至8節、每節約30分鐘的戒煙輔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