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非銀行保險箱設備與傳統保險箱類同\大公報記者 梁康然攝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商業區的保險箱供應量一般較住宅區更緊絀,市民應前往一些偏遠的分行碰運氣。
有金融業界人士指出,如果有新分行啟用,其保險箱的空缺都會相對較多,市民前往申請,可以增加機會率。本報向銀行業界查詢,其中一家銀行在港島旺區的一家分行正進行翻新,即將在今年內重開,屆時可能有保管箱出租。
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指出,一般情況下,銀行會對存款額達100萬元的「尊貴客戶」提供優惠,包括可優先租用保險箱,市民可以試試合併戶口令存款額達「尊貴客戶」水平,提高本錢去向銀行爭取保險箱服務。他補充說,如市民與銀行有頻繁的生意往來,也可能獲得優先。
租箱收入微銀行食之無味
不過,上述三招僅治標不治本。李兆波指出,近年本港中小型銀行被收購或合併,新公司都傾向將部分銀行自置物業出售套現,令保險箱供應量進一步下降。立法會金融界議員陳振英也認為,相對於借貸服務的收入,保險箱的租金收入根本微不足道,「保險箱服務需要大面積舖位,在考慮收入差額以及租金成本,不少銀行寧願將分行『大舖搬細舖』,中止保險箱服務,改為提供個人借貸、樓宇按揭,既省卻租金,又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