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套票過期 美容公司「無本生利」

時間:2017-04-05 03:15:17來源:大公網

  圖:黃小姐(左)與母親(右)合共花了七萬多元購買美容療程\大公報記者徐曉彤攝

  【大公報訊】記者徐曉彤報道:本港美容業的不良銷售手法經常引起爭議。有政黨發表研究指出,多家美容公司收入倚賴客戶購買的美容套票過期,佔收入比例逾三成,遠較其他行業的2至3%高,變相「無本生利」,由此推算本港消費者每年損失逾20億元。有求助市民稱,曾以七萬元購買90多次的美容療程,只用了兩成,職員又常以不同理由拒絕替其預約服務,結果根本無法在限期前完成有關療程。

  關注消費者權益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翻查七家上市美容集團的財務報表和招股書,發現美容套票過期未用的情況非常嚴重。當中香港醫思醫療集團有限公司於2015/16年度有超過二億五千萬元收入是由套票過期獲得,佔美容服務收入37.8%;必瘦站則有超過二億九千萬元收入是由套票過期獲得,佔美容服務收入37.8%。

  苦主:成世都做唔完啲療程

  向政黨求助的市民黃小姐稱,2015年與母親在一家美容院各花21000元購買42次美容療程為期一年的美容套票,起初約十多日便能預約服務,到後期則要20多日,職員更以「未出更表」、「無期」為由拒絕預約服務,黃形容「做成世都做唔完啲療程」。職員之後再向她推銷新療程,稱會替其即將過期的美容療程續期一年,黃小姐與母親遂分別再花15000元購買50次療程,新舊合約共90次療程將於下月到期,但至今仍有八成療程未能完成。

  黃小姐稱,她與母親曾向消委會求助,望獲退款,惟遭美容院拒絕。之後黃小姐和母親按消委會建議,拍照記錄餘下療程次數,招致職員不滿,更詛咒黃小姐母親「小心出街畀車撞死」及「咁鍾意影,不如帶埋張紙落棺材」。

  袁海文促請政府全面規管美容業及預繳式消費合約,包括立法設立最少七天冷靜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