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建議,市民購買新機後務必更改原廠設定密碼,提防黑客/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不少中產上班族愛用家居監控鏡頭(又稱網絡攝錄機,IP Cam),實時監控情況,但當心起居私隱隨時全球直播網上任睇!消費者委員會表示,監控鏡頭入侵情況難以規管,往往涉及跨國跨境罪案,建議市民由源頭做起,選購有信譽的品牌,購買新機後務必更改原廠設定密碼,提防黑客。保安專家指出,黑客利用IP及端口掃描軟件,便可掃描找出有接駁監控鏡頭的IP地址及端口。/大公報記者張 琪
消委會檢視市面12個品牌合共40款家居監控鏡頭的資料,售價由228元至1550元不等,全部可使用雲端帳號或P2P的方式連接,毋須專業知識及修改路由器的設置,部分型號更只需提供QR碼方便用戶安裝。惟使用該方法連接安裝,每次使用手機或電腦登入畫面,都需先連接廠方的伺服器,可能影響接駁速度,並增加被盜取的風險。
伺服器易被黑客入侵
消委會解釋,廠方伺服器若設於欠缺私隱保障的國家或地區,用戶儲存在伺服器的雲端帳號名稱及密碼,則更容易被盜取。同時,部分黑客會運用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即將產品拆解後破解其保安方法,盜取資料。過去三年,消委會每年接獲七至九宗涉及網絡攝影機的投訴。
40款檢視樣本中,33款型號提供較可靠及反應較快的IP地址直接連接。但大部分家居寬頻沒固定IP,用戶須依賴動態域名系統(DDNS)連接,如使用路由器,更要設置端口轉發(port forward),如沒相關網絡知識的用戶,可能要聘請專人上門協助安裝。而且使用IP地址或DDNS連接的用戶,不用依賴廠方提供連接服務,更可選擇由第三方提供的應用程式,透過監控鏡頭,實時觀看家中的狀況。
消委會提醒用戶,切勿使用出廠預設的鏡頭登入密碼,並要設定有足夠強度的新密碼,例如包含字母、數字甚至符號,密碼最好不少於八位,及須定期更改等(詳見表)。
87萬港人資料疑外泄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稱,黑客利用IP及端口掃描軟件,便可掃描找出有接駁監控鏡頭的IP地址及端口,而不同品牌的監控鏡頭的出廠預設用戶名稱及密碼,可在互聯網上查找獲得,故黑客有機可乘,能輕易登入鏡頭觀看有關畫面。
另外,有調查發現,71%受訪香港企業表示,於2015年曾發生網絡安全事故。根據《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顯示,在2015年共收到98次機構外泄個人資料事故的通報,涉及超過87萬名香港人的個人資料,較對上一年增加近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