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市建局擬原址保留20米閣麟街磚牆 需取決磚石是否安全穩固

時間:2017-03-13 22:06:25來源:大公網

  

市建局建議將部分磚墻遺址改建成通道及歷史展示空間(市建局提供)

  大公網3月13日訊(記者曾敏捷)市區重建局擬原址保育中環閣麟街「背靠背」唐樓群磚石遺址,保留長約20米的兩個地段,並改建部分遺址作博物館,展示百年前香港華人社會史。市建局稱,新方案能否落實取決擬議保留的磚石結構是否安全穩固,當局已聘請專家進行研究,預計最快半年後有結果。

  市建局嘉咸街重建範圍內的磚石遺址毗鄰中環至半山扶手電梯,橫跨當年閣麟街及吉士笠街五個民房地段,市建局最新保育方案建議,原址保育改動較少、靠近威靈頓街兩個地段約20米磚牆;中間的地段將改建為閣麟街至新公共空間的行人通道,保留當時一個地段闊約15呎空間,讓市民走過時感受昔日「背對背」唐樓的空間闊窄;至於破壞最嚴重、靠近祥興商業大廈的兩個地段改建為半開放式的歷史展示館,展示「磚石構件」背後的故事,例如當時建築條例對華人聚居地的規限、中環嘉咸街一帶的發展等。市建局又計劃在遺址附近的公共空間加入其他裝置藝術,呈現昔日的地段模樣,形式一個三維博物館(walking museum)。

  市建局總經理(規劃及設計)區俊豪解釋指,原址保留部分磚石遺址是希望可以反映當時華人聚居地的生活環境,但磚牆後的土坡土質鬆散,而磚牆現時的安全系數低於土力結構標準,原址保留全長34米的磚牆,技術上不可行,故當局建議保留結構完整的20米,並改建磚牆有不同程度混凝土覆蓋的其中三個地段。

  不過,市建局執行董事(商務)馬昭智指出,新的保育方案能否落實最終需取決擬議保留的20米磚石是否安全穩固,當局已委聘顧問公司進行研究,預計最快半年有結果。他強調雖然磚牆不獲任何歷史評級,但目前的建議已視磚牆為一級歷史建築般處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