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兩名分別12和14歲女生沒大人陪伴下北上,失蹤四日,幸內地公安尋回。事件揭發青少年獨自北上危機四伏!《大公報》記者連日在羅湖及落馬洲口岸視察,發現每日都有大量學童跨境返回深圳,當中不乏北上消遣的學生,更有少女過關後即登上內地男駕駛的電單車,又或從事水貨活動。少女心智未成熟,獨自北上,隨時成為不法分子目標,甚至可能遭受侵犯及誤墮法網。
兩名分別12和14歲中學女生,早前疑被拐往福建廈門。深圳南山區公安經調查後,發現一名18歲姓邱內地青年,透過網上社交程式,結識兩少女後,誘使她們離家北上,並帶到廈門一出租房內意圖不軌。內地公安已拘控邱某涉嫌拐騙兒童及另一嚴重刑事罪行。
港年滿11歲可獨自出境
本港法例對年滿11歲的兒童出境未有特殊限制。本港每日約有28600名跨境學童往返港深兩地,《大公報》記者連日在落馬洲及羅湖口岸觀察,發現過關學童中,有不少是北上消遣的學生。以下是幾個目擊真實個案。
個案一:記者觀察到一對身穿校服的情侶,過關後卿卿我我,登上巴士後更在車廂內依偎,態度親密。兩人在東門附近下車,到附近商場閒逛至傍晚,再經羅湖關返港,相信兩人並非跨境學童,幸好未有越軌舉動。
個案二:記者發現另一名女學生傍晚過關後,竟登上一名內地年輕男子駕來的電單車離去。少女與男子似乎不太熟稔,傾談數句後,猶豫地登上電單車。當時男子戴上口罩,行動鬼祟,對周圍十分警惕,接載少女時不斷東張西望,旋即離開,去向不知。
曾有少女為300元運毒囚終身
個案三:除了北上消遣,有學生更疑似從事水貨活動,記者發現有女學生在上水港鐵站,向一名疑似水貨客取了一個紙盒,經羅湖過關後便到附近的天天速遞郵遞包裹。該名女學生相信並非熟手,進入速遞中心便抬頭觀看郵遞價錢,又向職員查詢如何填寫表格,經一輪折騰後,才將包裹寄出,之後步行回家。
少女入世未深,容易成為不法分子「替死鬼」。2015年就有六名中學女生,為了500港元報酬,攜帶11支氣槍及BB彈北上,結果遭深圳公安以走私武器、彈藥罪拘捕。去年,一名15歲少女在走水貨的母親教唆下,帶32件氣槍配件及BB彈過關,在羅湖口岸遭關員當場截獲。同年,一名19歲少女為了賺取300港元,擬從深圳偷運近6000克毒品返港,也遭深圳海關拘捕,審訊後判處無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