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科技進步的危機

時間:2017-02-23 03:15:41來源:大公網

  圖:電影《NASA無名英雌》(Hidden Figures)的故事是六十年代美國太空總署的三位女性僱員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   網上圖片

  科技進步提高了人類的生活素質,減輕或代替了必要的勞動,過去的人每天要跑很多路,現代有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代步;過去要強記很多資訊,現在已經有電腦或手機代勞,人的基本勞動都可以被不斷進步的科技替代了,人需要的勞動愈來愈少,健康專家甚至建議每人每日最少做30分鐘的帶氧運動;若情況繼續惡化,人類千百年進化獲得的本領或智能,會不會逐漸退化和式微呢?

  大量工種被取代

  最近觀看電影《NASA無名英雌》(Hidden Figures)更有啟發。故事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太空總署的三位女性僱員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我的關注點不在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卻知道六十年代太空計劃需要大量計算員,覆核太空工程師繁複計算的結果,能夠當上計算員的僱員都是數理科出身的精英,具有高深學歷,可是六十年代後期IBM電腦系統出現,它的計算速度比人手的運算不知道快了多少倍,取代了整組的計算員的工作,說明了科學進步會取代人類大量工種的事實;20世紀人類掌握計算機的技術,計算是迅速和準確,可是學生的筆算、心算和速算的技能也是高速的「退化」和「湮沒」。

  今天的中學生動輒倚賴計數機器,把本身的「計算本領」投閒置散。筆者年前在溫哥華光顧快餐店,以20元加幣結帳,店員完全倚賴收銀機,竟然找回20多元給筆者,長此下去人類的智能「不進則退」,退化發生的日子不會遙遠了。Alpha Go的人工智能系統由去年底開始已經在圍棋比賽中保持了五十九勝一和的紀錄,包括三次戰勝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棋王柯潔三次,說明了科學智能的發展比人類的進化快不知多少倍。

  中小學的課程設計者和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這個問題,我們過早准許學生使用計數機進行數字運算,對學生智能發展的影響應該是教育研究的上好課題,但現實的結果是學生的計算能力大幅倒退,這是過分依賴計數機的惡果,卻是不爭的事實。

  很懷念從前的電器技師,總可以把損壞了的家電修復,他們可以用報廢了的家電,將零件「移花接木」地修復電器,現代「師傅」卻不用從前的一套,修理電器時,只把整塊電路板換上,可以說是技能退化的明顯例子。現代這種做法當然省時快捷,可是浪費自然界的資源何其多呢!

  科技水平從上世紀開始是突飛猛進,這是不可置疑的事實,但科技進步的方便使人類不自覺染上怠惰、浪費的做法和習慣,長此以往不但智能、體能倒退,技能也停滯不前,我們怎可不提高警覺呢?所以,教育除提升學生解難能力外,也應該建立正確科技文明社會的人生態度。

香港科學創意學會理事 潘永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