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36億扶貧 低津交津首發雙糧

時間:2017-02-23 03:15:05來源:大公網

  圖:預算案繼續為綜援等受惠人「出雙糧」,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的受助人,也首次獲派「雙糧」,共涉三十六億元   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財政預算案推出351億元的惠民措施及稅務措施,包括繼續為綜援及公共福利金受惠人「出雙糧」,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鼓勵就業交通津貼的受助人,也首次獲派「雙糧」,共涉及36億元。今次短期紓緩經濟金額比去年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不會以派糖換「民望」;最重要是應使則使並審慎行事,不能因為某一財政年度的非經常性收入較高,而輕言大幅增加經常性支出。社福界團體認為,今次措施未能惠及全部基層,包括「N無人士」。

  財政預算案繼續有「派糖」措施,包括向綜援(涉及35萬人)、生果金(16萬人)、廣東計劃(2萬人)、長者生活津貼(58萬人)及傷殘津貼申請人(14萬人)發放額外一個月資助,涉及開支約35億元,當中已包括政府即將推出的「高額長津」出「雙糧」的開支,加上低津、交津受助人獲發「雙糧」的額外開支一億元,合共36億元。

  短期紓緩措施減30多億

  預算案的寬免差餉措施與去年一樣,2017/18年度寬免全年四季差餉,以每季1000元上限,預計321萬個須繳差餉的物業惠受,包括87%公屋租戶,涉及108.6億元。同時,政府會預留三億元,讓業主以優惠費用參加市區重建局推行的「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預計有4500座樓宇的業主受惠,涉及三億元。

  陳茂波昨宣布多項稅務及短期紓緩措施,總額達351億元,比去年減少30多億元。他於出席記者會時表示,接任財政司司長後,曾與不同黨派人士會面,不少人建議他多些「派糖」,提升民望,但他指出,今年的高盈餘中有500億元是來自賣地收入,80億元是印花稅收入,兩者均並非是經常性收入,如果用這些盈餘作長遠承擔,是非常不負責任。

  不過,他認為若預算案完全沒有「派糖」措施,相信沒有人願意聽,因為社會有期望,形容這是政治現實,所以將三成多盈餘與市民分享。但他仍強調,政府最重要是應使則使,審慎行事,不能因為某一財政年度的非經常性收入較高,而輕言大幅增加經常性支出。

  強調絕非「看守政府」

  他表示,雖然任期短,但認為財政司司長的責任及本分是處理好香港財政,將盈餘用作合適用途,幫助需要的人士,投資未來,強調自己絕非「看守政府」心態。

  社會服務聯會認為,351億元的稅務和短期紓緩措施估計主要惠及需要繳交薪俸稅、利得稅、差餉等的中產人士,恐怕無法紓緩社會底層「N無人士」(即非公屋、非綜援,且並不受惠任何各項稅務及紓困措施的人士)的生活壓力,包括租住私樓或劏房的基層市民,他們面對租金升、環境差、被迫遷等困局,亟待政府財政的支援。

  社區組織協會認同陳茂波提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投資未來、宜居置業」以及「公平公義、共享成果」的公共財政目標,作為當局分配公共財務資源的方向,但認為當局未有為低下層次市民推出紓困措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