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南亞裔義工:我係大哥哥

時間:2017-02-01 03:15:20來源:大公網

  圖:一眾青年義工早前到馬來西亞檳城交流\受訪者提供

  義務工作無分疆界、國籍。有南亞裔青年人,利用其來自少數族裔的文化、語言以及相同膚色,服務南亞裔兒童。其「人人為我」精神,獲社署列為去年20名「香港傑出青年義工」。獲選青年其後前赴馬來西亞檳城,與當地政府社福部門和福利機構交流。\大公報記者 徐曉彤

  今年17歲的簡歷軒就讀中六,父親為巴基斯坦人、母親則是菲律賓人。小學開始,簡歷軒常參加義工服務,探訪老人院和幼稚園等,亦會接觸南亞裔兒童。他表示,本地義工以華裔為主,服務南亞裔兒童時,會遇上文化差異問題。

  懂烏都語 補本地義工不足

  簡歷軒表示,南亞裔人士大多信奉回教,只能吃符合回教教規的「清真食物」。他憶述一次活動中發生的小插曲:有一位南亞裔兒童勝出遊戲,獲發糖果,卻因糖果並非「清真食物」,其家長迫令立即吐出,並將那小孩「打咗一身」。

  簡歷軒又稱,很多南亞裔兒童的中、英文水平不高,造成本地義工與他們出現溝通問題,恰巧他懂得烏都語,並且同屬南亞裔,令服務對象感親切,「佢哋(南亞裔兒童)會見到我同佢哋(外貌)差唔多,所以覺得親切,當我係大哥哥。」

  難忘癌症康復者回饋社會

  談及前赴馬來西亞交流,簡歷軒稱最深刻就是一所為癌症患者服務的慈善機構,當中有一對同是癌症康復者的夫婦,克服癌症難關後,不求他人幫助,反而利用自身的經歷,幫助其他癌症患者,設身處地陪他們度過艱難時間,他說:「呢份心其實香港有少少缺乏(有所欠缺)」。

  另外,港大傳理系二年級生楊桂銣也在20位傑出青年義工之列。她說,馬來西亞雖然是發展中國家,與香港比較,在推廣義工服務並不完善,較少政府資源投入,但很欣賞當地義工會自發性參加義工服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