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胃口/葉溵溵

時間:2017-01-09 03:15:30來源:大公網

  十二月下旬,總有多個聚會派對,筆者出席這些活動,往往有驚人發現,不少人有橡皮肚,胃口不小。

  我們可用「appetite」來形容胃口或食慾。 要說一個人很好胃口,「He or she has a very good appetite.」相反,若要指一個人食慾不振,我們可說:「He or she has a poor appetite.」筆者最近讀過一篇食評,餐廳位於堅尼地城,主打中東菜,寫食評的人表示甜品的甜度、溫度與滴滴糖漿加起來非常清新,再次引起他的食慾「My appetite was revived with a dessert. Sweet, cold and dripping with syrup, it was very refreshing.」

  有時候,我們對某事物感興趣與否或對其之慾望也會用上「appetite」這字。去年底,有醫學文章指一些痴肥的很想吃肥膩食物,可能跟他們的基因有關「Appetite for high-far foods may be procoded in obese people's DNA.」

  再看另一個例子,有留意外幣或中國經濟發展的朋友都知道人民幣近期的匯價走勢。由於人民幣走弱,不少內地人外遊購物的意欲大減,有報章的標題用了「Chinese consumers are making a pivot as the falling yuan dampens the appetite for overseas shopping holidays」。當然,留守內地各城市消費,帶動了各地高檔次的消費。

  近年,每逢節日不時都會提到消費文化,不浪費這些課題上。幸好大家漸漸意識到廚餘等問題,在食物餐具等安排上都有所「警惕」。但消費文化,看似還要多下功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