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陳卓康報道:網上放售物品陷阱多,買賣雙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未必穩妥,近期更有蠱惑買家「扮畀錢呃貨」。多名網上放售潮流商品的年輕人受騙報案,當面交收時,買家交出「包到冚」的利是封、煙盒或袋子,訛稱「裏面有錢」,但賣家拆開包裝點算時,始發現空無一物,買家得手後迅即離開及失去聯絡。警方提醒,賣家應確保收足款項才交出貨品。
近期有騙徒覬覦於社交媒體或討論區發帖放售物品的網友,主要是iPhone手機、演唱會門票、電子產品、時裝等貴價品,相約對方於港鐵站、咖啡店等人流聚集的地方,向賣家遞上利是封、煙盒或袋子,訛稱裝有款項。賣家費一番力氣拆開後,驚覺空空如也,或只是一堆廢紙,欲向買家追究時,對方早已連人帶貨逃去無蹤,電話亦未能接通。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科情報及支援組高級督察黃覺陞坦言,騙徒買家以往使詐方式大多是戶口存款不足的「假支票」,但「以前手法唔OK,就會用不同手法,千方百計呃貨」,留意到近月接獲同類案件明顯增加,受害者主要是年輕人,目前看不到騙徒有關連性或集團式活動,部分騙徒會表明到車站交收時不出閘,提高逃跑的容易度。他呼籲網上售賣商品的市民應小心選擇買家,確保收足款項才交出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