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不要用意識形態差異干擾「一國兩制」

時間:2016-12-19 03:15:11來源:大公網

  文|張定淮

  特首梁振英近日宣布不謀求連任,香港有人猜七猜八,議論紛紛,最後得出所謂結論:北京對港政策不會有大變動。在筆者看來,這是可笑的舉動。因為「一國兩制」政策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是不可輕易變,也是沒有必要變。但這種現象表明,在回歸已近20年的香港社會仍然存在着用隨意政治眼光看待中央決策,並對此抱有極大不信任的情況。

  在外界看來,似乎香港成為直轄於中央的特別行政區後政治問題不斷:時而有人遊行示威,反對這,贊成那;時而有人在媒體上嬉笑怒罵,對內地發生的事指指點點;時而有人運用法治程式干擾對香港有利的政府事項的實施;時而有人怨天怨地,總有一肚子不滿。其實,這是「一國兩制」下香港社會常態。而這種常態所反映出的是中央對實行「一國兩制」政策的真誠、執著和高度包容。

  筆者認定香港社會中呈現出來的所謂紛繁雜亂的表象是「一國兩制」下香港社會的常態,是基於「一國兩制」政策對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保護以及香港社會的高度自由特性而得出的一種判斷。在這樣一種自由社會中,居民的言行只要符合法律的規定,都是受到保護的。正因此,對於香港社會出現的一些政治問題往往以是否合法的議題而展開。這又說明了香港法治社會的特徵,而社會自由是與法治相對應。

  香港回歸後,中央是確定要在香港發展民主政治的。香港的民主政治如何發展?其原則明確地載入了憲制性法律檔─基本法之中。從邏輯上講,只要按照基本法所規定的原則來推動,香港民主政治發展是不應該存在問題,只可惜這種發展受到了香港社會那些不懂政治者或用陰謀論眼光打量中央的苦口婆心的人士的干擾,進而使這種本來可以往前走一步的「政改」遭受了挫折。

  香港回歸近20年,的確出現諸多政治問題,而這些問題在2003年前是以隱性方式存在,之後隨着23條立法受挫而逐步經歷一個從隱性走向公開的過程。其中,既有香港居民的國民身份認同問題,也有對香港民主政治發展的方式和步驟問題;既有意識形態的價值觀的認識差異問題。也有中央和香港特區之間的關係問題。對於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只要在「一國兩制」政治框架內,不持對抗立場,是可以通過理性協商,探討來加以解決的,但香港的反對勢力選擇了對抗。

  縱觀香港政治生態變化的過程,筆者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即,香港社會對中央和國家主體政治制度不滿的人總是用兩地意識形態價值觀的差異來干擾中央與香港這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區域之間關係,而這種做法在香港社會對中國的執政黨─中共存在着歷史成見和現實偏見的現實情況下還是有一定市場。針對這種情況,筆者曾於2014年12月11日在香港會展中心的「香港大講堂」所發表的演講中明確提出,「香港社會應當放棄三個臆斷」,即盲目的「制度傲慢論」、「先入為主的中央不想在香港發展民主政治論」和所謂的「中央政治道德愧疚論」。這三種論調都是香港社會中一部分人用意識形態差異干擾中央與特區關係的表現。

  「一國兩制」的政治邏輯是在堅持「一個國家」的前提下,中央對香港實行與其對內地地方區域治理有重大差異的治理方式。其中規範政治─法治是主要手段,而政治手段光譜中具有隨意性的內容被壓縮到最低限度。在香港是一個成熟的法治社會,而內地是一個正在走向法治的社會的現實條件下,其對於香港的治理主要依據基本法來實現。而香港的反對勢力在中央可以強調法治依法治港的情況下,卻玩起了泛政治的手腕─用意識形態差異干擾中央和特區之間的政治關係。每當中央需要運用主權屬性的權力時,他們就用「強權體制的打壓」做標籤在香港社會做出抗爭性煽動。這種用意識形態作標籤的做法可以在香港回歸後發生的重大事件中處處找到痕跡。

  如關於23條立法問題,他們就以維護港人自由為由予以拒絕。針對這種情況筆者不得不問,維護香港社會自由特性固然重要,但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就不重要嗎?如果香港社會在這一立法受挫情況下,積極不停頓地探討如何做到既能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又能保持香港自由特性,那也能說明香港社會願意承擔對國家的基本政治責任,但香港社會似乎不願做出這種舉動,這就是問題所在。

  再如,香港的政治發展問題涉及香港前途,也涉及國家重大利益,作為主權代表者的中央是具有毋庸置疑的主導權,但香港社會發生了「佔中」運動,這是一種什麼舉動呢?當然是一種嚴重的對抗性行為。這場運動的發起者就是運用「先入為主的中央不想在香港發展民主政治論」和所謂的「中央政治道德愧疚論」等意識形態話語做出鼓動。

  香港的反對勢力運用意識形態差異來干擾中央和特區之間的關係的本質是試圖混淆香港與中央之間的從屬政治關係。所以當中央發表白皮書,指出「一國兩制」中「『一國』是『兩制』的基礎」時,反對勢力的人物就說「一國兩制收緊了」。請香港社會理性思考一下,如果不是為了國家統一,還有必要對香港實行「兩制」嗎?

  「一國兩制」是強調兩種制度的意識形態相互包容的,以香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來攻擊國家主體的主導意識形態是違反「一國兩制」精神的行為。「港獨」意識不屬於不同制度的意識形態的爭論問題。它是對中華民族政治統一意志的挑戰。對於香港普通市民而言,「港獨」話題應當成為一種自覺的政治禁忌,而對於香港政治體制內的人而言,其主張「港獨」,就應當依法清理。

  (作者為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