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左)表示,正式的選委會委員登記冊將於明年二月一日生效。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大公網12月13日訊(記者馮瀚林)負責明年三月選出新一屆行政長官的1194名選委昨日全部產生,今屆選委會選舉投票率高達46%,累計投票人數約有10.7萬人,均創歷屆新高。在激烈競爭之下,建制派守住傳統界別,基本盤保持不變,取得超過870席,繼續在選委會中保持較大優勢,反對派則以政治議題強攻,取得逾320席。各界人士希望建制派選委能夠團結一致,選出愛國愛港的行政長官,讓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愛港者手中,這不僅是香港市民的重託,也是中央的重託。亦有專業人士呼籲新當選的選委勿將政治凌駕專業,必須關注業界所需,並以香港整體利益為重。
今次選委會換屆選舉共有10.7萬人投票,較上屆整體投票人數65565人多出41435人,增幅達六成四,而今屆累積投票率是46%,高於上屆投票率18個百分點,累積投票人數以及累積投票率均打破歷屆紀錄。有十二個界別分組及一個小組毋須進行選舉,300名候選人自動當選,再加上立法會議員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等101名當然選委,以及宗教界已抽籤或提名產生的六十人,近三成八議席在選舉日前已出爐。二十五個需要投票的界別當中,共有1239個候選人競逐733個席位。

建制派守住傳統界別
面對激烈競爭,建制派守住傳統界別,取得逾870席,包括商界(第一)、金融服務界、旅遊界、批發及零售界、勞工界、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港九區議會、新界各區議會、鄉議局等。例如在第一界別的工商、金融界,建制派取得299席。在共18席的批發及零售界,民主黨區諾軒及廖社青試圖「偷雞」,但二人僅取得561票及433票落敗;自由黨方剛牽頭的18人名單全部獲勝。
屬第三界別的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領軍的「文化共融」在文化小組全取15席,大獲全勝,而周博賢、楊雪盈等15個「黃絲」組成的「文化同行」則全軍覆沒。屬於第四界別的「港九各區議會」,投票率高達九成,是所有界別中投票率最高的,建制派全取57席,九個反對派區議員敗選,打破投票率高有利「泛民」的說法;再加上新界區議會和鄉議局界別,建制派全取這三個界別的143席。
第二界別包括會計界、教育界、工程界、衛生服務界、高等教育界、資訊科技界、法律界、醫學界以及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等多個專業界別,反對派共在這些界別奪取了約238個席位。
反對派「玩人玩選舉」
反對派今次選舉先是打着反對行政長官梁振英連任的旗號強攻專業界,而在梁振英宣布不謀求連任後,他們馬上改變政綱高叫「換人換制度」。有政界人士批評反對派以政治綁架專業,其實是「玩人玩選舉」。昨日選舉結果尚未全部公布,負責協調反對派選委選舉的「專業議政」已揚言,或在特首選舉中投白票,被狠批極度不負責任。有專業人士呼籲新當選的選委尊重香港廣大市民希望穩定繁榮的民意,勿讓政治凌駕專業,在關注業界所需的同時,亦照顧香港整體利益。
新一屆選舉委員會的暫行委員登記冊將於十二月二十一日公布。根據法例,正式委員登記冊將於二〇一七年二月一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