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關於行政長官人選若干問題\周八駿

時間:2016-12-08 03:15:45來源:大公網

  香港有一家媒體羅列了十位知名人士,稱他們都有資格擔任第五任行政長官。其中,包括二○一七年六月三十日屆滿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一職的陳馮富珍。的確,符合《基本法》第四十四條的人士多不勝數,必須還具備全港知名度和一定國際知名度,富有從政或公共行政經驗,並且為中央所信任,才可能成為行政長官。所以,從現屆政府或前屆政府主要官員、特區建制某機構領袖,以及為國家全力推薦而出任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的範圍中去找下任行政長官人選,思路是對的。

  具備上述條件的都被那張十人名單所囊括了,問題是,最終參選者不會是他們全體,最終當選的更只是一人。難道擬訂那張名單者不明白如此簡單的道理?否。是因為至今有意參選者或明或暗,更重要的是,誰最可能問鼎難以捉摸。於是,盡可能完整列出潛在人士名單,是既不失穩妥又不失公允的做法。

  這一名單中的若干人士已明確表示無意參選,陳馮富珍便是。現任政務司司長最近私下和公開表態也是不會參選。其他的,都在等十二月十一日行政長官選委會的競選結果和中央的態度。於是,香港問題的觀察者和評論者還有一點時間,可以就相關問題進一步展開討論。

  未來五年政治重點是遏「獨」

  有三個問題需要探討:一,如何區別一部分人所希望的行政長官人選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所需要的行政長官人選?二,如何區別香港特別行政區所需要的行政長官人選與最終可能當選者?三,第五任行政長官和第五屆政府任期內,香港將呈現怎樣的變化?

  有志競逐第五任行政長官者,分別有其支持的力量和人士,亦即分別有希望他成功當選的「一部分人」。後者不外乎來自香港的工商界,財經專業界,傳統公務員尤其資深政務官,某個政治團體或某一政治陣營,以及社會某一階層。為便於討論,本文簡稱之為「五個板塊」。有的人,只能取得其中一個或一兩個板塊的「一部分人」支持。沒有一個人能得到來自五個板塊的「一部分人」支持,更重要的是,沒有一個人能夠同時獲得香港兩大對抗政治陣營的支持或容忍。

  於是,出現一種人為的設計亦即所謂「某某配」,欲匯聚兩位知名人士的有所不同支持力量,盡可能取得來自「五個板塊」的「一部分人」支持,為下任行政長官和下屆政府提供盡可能穩定的管治和施政環境。

  動機可嘉,但是,效果存疑。因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轉變、經濟轉型、社會演變,已進入前所未有的錯綜複雜和空前艱難的階段。即使那兩位人士能夠搭配而組成下屆政府,無論其中何人為首長,他們都無法持續地團結。因為,他們分別有所側重的支持力量之間,即使不是處於利益或思想對立的狀態,也難以形成穩定的政治聯盟。

  未來五年,香港政治轉變的重點不是重啟關於行政長官普選的政改。第五任行政長官選委會沿用第四任行政長官選委會的辦法,而現況已空前混沌,試問:怎能說香港已具備普選條件?未來五年香港政治轉變的重點是堅決遏止「港獨」,切實維護和鞏固國家統一。《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程序必須擇機重啟,對此,所有欲出任下任行政長官者必須明確表態。

  香港政治基本矛盾愈益深入而惡化,嚴重衝擊傳統公務員的「政治中立」。尤其,資深政務官,即使不出任主要官員而居政府執行部門領導位置,也無法不直接面對政治挑戰。他們的真實政治傾向和觀點,不再能夠隱藏在「政治中立」的背面。於是,行政與立法關係,越來越不止於行政長官及其管治班子與立法會關係,而是越來越牽涉政府各部門與立法會中不同政治團體的關係。

  未來五年社會演進的任務

  未來五年香港經濟轉型的關鍵是加速產業結構完善和升級。地產市場治本之道不在於增加土地供應,而是盡快形成新的支柱產業(行業),以降低整體經濟對地產市場的過度依賴。這需要推進香港與內地,尤其與珠三角經濟的一體化。

  未來五年香港社會演進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而有步驟地啟動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建設,分階段為標準工時立法,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毋須贅言,這將是香港勞資關係的重大調整,將對政府財政產生深刻影響,但是,為香港長遠穩定繁榮所不可或缺。

  明白未來五年香港需要做什麼,就明白香港特別行政區需要怎樣的第五任行政長官;也就容易回答在現有那些各為「一部分人」所支持的行政長官人選中,究竟誰比較接近「香港特別行政區所需要的行政長官人選」。不同政治立場和不同利益集團的答案會依然不同,但是,比較客觀地看問題的觀察者和評論者,可以得出比較相近的看法。

  在十二月十一日行政長官選委會名單揭曉後,焦點將轉向第二個問題:如何區別香港特別行政區所需要的行政長官人選與最終可能當選者?明年三月,第三個問題將上升為焦點。

  資深評論員、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