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梁振英指社會對「一帶一路」理解變得正面

時間:2016-12-07 19:17:48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12月7日訊 (記者 張淇)行政長官梁振英出席中國日報「一帶一路」論壇時強調,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可在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樞紐作用;又強調社會對「一帶一路」理解越趨正面,漸明白政策對作為「超級聯繫人」的香港帶來的好處。

  自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至今三年來,面對眾多營商機遇及挑戰,香港不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乃至與全世界進行資金、物流、技術、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建樹頗豐。中國日報(7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題為「香港:超級聯繫一帶一路」的專題論壇,梁振英與香港總商會主席吳天海、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朱國樑、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杜嘉祺,以及前海創新研究院院長陳坤耀等同場討論,探討香港未來發展及「一帶一路」合作等前瞻性議題。

  梁振英發表演講時表示,「一帶一路」的核心在於促進人與人之間,及不同市場的聯繫和發展,強調香港擁有眾多優勢,包括金融、物流、航運等,在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可發揮樞紐作用。

  他指出,香港能成為內地和世界各地的超級聯繫人,是受惠於「一國兩制」給予香港的雙重優勢,例如香港可享有CEPA的優惠待遇、開放市場和兩日前開通的深港通等。香港可在一國兩制下,利用已有的專業服務優勢,在一帶一路當中得到經貿好處。

  梁振英又提到,雖然自己在年初的施政報告中,因為47次提及「一帶一路」而被批評,但近來本港對一帶一路的信息已較正面,人們已明白一帶一路的內容及所涉及的國家;認為隨着機場第三跑道和港珠澳大橋等基建落成,香港與各地的連繫會進一步加強。

  至於「一帶一路」對港人帶來的機遇,梁振英就說,政策為港人提供大量境外就業機會,目前有30萬港人在北京、上海及廣州工作,佔本港勞動人口8%,反映港人適應外地工作生活。他勉勵本港年輕人不應該限制在自己的家園發展,要藉此機遇到有關國家學習和作文化交流,特區政府亦會與商界和社區合力推動有關倡議;至於政府推動的一帶一路獎學金,明年亦將擴充至馬來西亞,冀為本港年輕人提供更多交流機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